赤潮覆清金黄的鸡翅膀

第283章 团练

 “若只是单纯的团练,其实没什么用,咱们打的地主民团还不够多吗?有几个能打的?”侯俊铖摇了摇头:“但清廷既然委派了那姚启圣来组建团练,就不是单纯的民团,而是要借团练之名,编练新军!” 

 历史上清末的曾国藩、江忠源等人的“湘军、楚军”等等,便是以团练之名编练的新军,曾国藩本人就曾说过:“余见近年各省当道札饬绅士团练者矣,实则有团无练,有民无兵,虽多不足恃也。” 

 清末所谓的“团练”,是由清廷委派官员招募组建,“团练”的经费来自清廷对各省的协饷,清廷以朝廷信用背书、以官职为诱饵对地主官绅、豪门商户的劝捐,清廷给予的征收厘金的特权,还有清廷和洋人协商的借款和关税,这些“团练”和中央朝廷联系密切,与各地地主官绅自发组建的民团自然有着本质的区别。 

 后世许多人便是被湘军团练之名蒙蔽,以为只要开放地主官绅兴办团练,便可以抵御外敌、安定地方,甚至将前明的灭亡归咎于前明不肯开放团练,但实际上明末的团练早在天启年间便已开放,李自成造反之后第一仗就是在白水县马家渡,打蒲城县的武举人王文昌组织的民团。 

 而事实证明这种团练武装除了在保护自已家的时候有用,出了县境就是垃圾,刚刚造反不到一个月的李自成就吊打他们,这些团练武装碰到正规军队除了送人头几乎毫无作用,李自成势起之后,他们就纷纷投了李自成,清军入关之后,又一股脑地投了清军,后世之人想象中的依靠官绅团练抵御外敌、安定地方的情况,根本就没有出现。 

 开放团练之后最大的受害者反倒是大明自已,地主官绅组建民团,自然不是一心为了朝廷效力,更多的是拥兵自重保卫自家利益,朝廷让他们去剿匪,他们躲在庄堡里不动弹,可朝廷向他们收税,他们立马就战意高涨了起来。 

 原本派一批衙役就能收到的税、拉到的壮丁,因为那些地主团练的缘故收不到拉不到,想要拉丁收税,就得靠军队开过去,大大增加了收税拉丁的成本,反倒导致明朝州县的财政进一步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