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论战 中(第3页)
几个被这样打过的国家皇帝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齐国每次都突然动手且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结束战争。再动手吧,不敢;这么被打了不还手,又很憋屈,真叫人不知道如何反应。
“林侍中对齐国战争了解的很全面。”将军问,“但齐国也打过长作战,林侍中知道齐国是如何解决粮草问题的吗?”
“将已占领土充分利用,抢走所有的粮草和物资,确保形成一个新的军营。”公冶文远说到此处,看了一眼姜帝,“这点齐国做得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抢夺物资,但甚少伤人,不像有的国家……”
她言语未点名,但谁都知道她在说什么。
“粮草供应是最大难题,也只能想到以战养战的方式。战争中最重要的便是粮草,一旦粮草短缺,就需要掠夺补充;粮草比拼的是国力,国力强盛才能在最初的作战中抢占领地作为新的营地。”将军见时机成熟,得出结论。
“那么一场战争开打,国力微弱的一方被迅速进攻,就不会再有还手之力了。是也不是?”
全场安静下来。
这是个刁钻、甚至危险的问题。
在座的国家无一例外都被齐国这种出其不意的作战手段突袭过,也无一例外全都败下阵来。如今齐国将这个话题摊开在明面上讲,若是公冶文远答不上来,就会落下风;若是答上来,齐国说不定真的会在会晤结束后发动战争,那个时候梁国能像说的那样做出反应吗?
更何况,谁也不认为齐国这一招有什么破解之法。
面对齐国将军的问题,公冶文远轻轻地笑了。
“当然不是。”她如此说。
“将军以为,粮草只有靠掠夺以及靠着国力运送这一项办法。但我曾与陛下谈论的时候,却发现了另一条路。”
完全出乎意料的回答让东方晟都皱起眉头,将军更是果断摇头,话里话外都带着怀疑:“还请侍中赐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军听说过靖嘉关的前身吗?”公冶文远说,“靖嘉关从前叫平窙,那个时候尚且不属于梁国的范畴。”
“平窙之战爆发的时候,梁国将士不远千里在边疆作战,身后没有任何驻守军营,因为深入敌军,运送粮草的车马更谈不上。”
“但梁国打赢了平窙之战。”
公冶文远的视线从在场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直至看向齐国将军,突然一笑。
“将军知道是为什么吗?”
将军陷入了沉默,这完全违背他的所有想法。没有粮草、被围困在敌人地界……无论从哪里看都绝对是不可能获胜的。
“他们的粮草从何处来?”他问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那点。
“从平窙百姓身上来。”公冶文远回答,“平窙之战之所以能在对梁国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获胜,正是因为整个平窙百姓的支持。姜国当街屠杀平窙百姓,但依旧源源不断地有百姓将粮食偷偷送给梁军;姜国征收所有干粮,百姓宁愿自己饿死也要将最后一点五谷送给梁军;还有更多的平窙百姓,拿上武器加入梁军。”
“姜国并非和梁军在对战,他们是在和整个平窙为敌。”
“将军,你能理解这点吗?”
将军抿唇,他久久没有开口说话。
“我不能理解。”他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对他来说那些百姓都是需要安抚和救助的对象,是会在战场上添乱且贪生怕死的存在,“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陛下曾经和我说过,她最敬佩的领袖提出过一种军事思想。无论是战争还是朝堂亦或者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
公冶文远长叹道。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将军,这是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