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李靖的疑惑(第2页)

 

是死是活,你倒是来个信啊,半死不活的吊着,这不是难为人嘛!

 

“元帅,此事发生之时,你本就不知情,何需交待?再者说,此事乃本王亲历,自需向父皇详尽上报。元帅大可不必为此事担忧,安心便可。”

 

话虽说的不错,可作为此次作战的最高指挥官,把大唐一位皇子给弄丢了,多多少少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本帅多谢蜀王殿下体谅。不过我有一事不解,还望蜀王殿下能为本帅解惑。”

 

“元帅请说!”

 

“按理说,福王殿下应该和您一起坐镇后方才是,他是如何受的箭伤,本帅糊涂,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

 

李恪很不想把李代的事迹,完完整整的说给李靖听,因为照实说的话,显得他实在太无能了。

 

尤其是现在,在李代生死未卜之际,他就更不想多说什么。

 

适当的隐瞒一部分,在李恪看来,是合适且应当的事情。

 

反正在五原之时,是由他来指挥作战的,功过是非,都应该由他来承担才对。

 

面对李靖的提问,李恪将早已想好的措词,拿了出来。

 

“当时有上万突厥人马,进攻我五原阵地,场面十分混乱,为不失阵地,稳住阵脚,本王只能人马尽数出击,奋力抵抗,这才堪堪击溃突厥人的进攻。突厥人在撤退之时,以飞箭作为掩护,受伤自然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听完李恪的解释,李靖面色瞬间一变再变,明显对话里的某些地方,仍旧心存疑虑,但李靖却没有继续提问,而是顺着李恪的话说道:

 

“殿下所言不差,战场之上,本就混乱不堪,箭矢横飞,受伤实在是在所难免。本帅素知殿下武艺不凡,只是没有想到,福王殿下居然也懂武功,居然也可上场杀敌,委实让本帅意外。”

 

李代会武功这件事情,早已在军中传扬,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别说元帅对此感到意外,就连本王也吃惊不已。在豳州平叛之时,若非他的女护卫高慧真身手矫健,反应机敏,替他挨了一箭,他又岂能躲过那一劫?由此可见,他那时是不会武功的,是以,他会武功这件事情,本王可以确定,是到了灵州之后,才发生的事。而这一切,又与一个名叫李若兰的女人有关。本王怀疑此女大有来头,若是没点儿特别的手段,如此之短的时间,焉能成就李代?元帅,此女你可知晓?是何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