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6章 内起居官

阳光斜斜照着,御书房被分为明暗两个部分,泾渭分明。

 

校哥儿把自己藏在阴暗的那部分,静静看着立在面前的五个人。

 

大明是个看脸的时代,比如录取进士,品貌就是重要一关。甚至探花这个季军位置,就是以貌取人的。

 

这是校哥儿第一次为自己选人,职位是贴身的内起居官。

 

没想到太监里面也有这么多品貌端庄的。

 

左首一人,一身书卷气。换上衬衣夹克,妥妥的一个大学讲师。校哥儿甚至能闻到他身上的粉笔味儿。他叫刘时敏,三十六岁,入宫十九年了,与王安公公有同一个义父,万历朝大太监陈炬。魏朝说他宫中文笔第一。但,明末宫中第一文人,不是一个叫刘若愚的吗?

 

右边一人,挺拔英俊,有阅历的少妇杀手那一款。魏朝都算老奶油了,和他相比,估计只能去广场舞会撩老妹儿了。这人叫姜文辅,四十岁。文笔好,刚入宫,没背景。魏朝吞吞吐吐,四下无人的时候,和校哥儿坦诚了,这人其实叫涂文辅,举人出身,原是客么么儿子的老师,央求他带进来的。四十岁的老狼狗还能狠心宫一刀,看来底线不是一般的灵活!

 

这两人,校哥儿都要了。

 

落选的三位,品貌就差了一点。脸上有暗麻子的那位,叫李永贞,三十五,原是“奶奶”王皇后的近侍,通读四书五经,熟悉宫廷规则。一张脸消瘦无肉的,叫王体乾,三十二岁,原是尚膳太监,精数算,有决断,清理宫廷出力最多。微胖的叫曹化淳,三十一岁,王安的另一位义子,长于书画。

 

校哥儿选了端庄博学的两人,王安松了一口气,小皇帝走的还是正道啊。

 

他也就没在意,校哥儿说了,另三位随身听用,有专事指派。

 

校哥儿很内向,习惯和内侍们一对一安排任务。王安有心辅助,看到那些专事指派全是寻宫中典籍、找工坊匠人之类的,慢慢不再关注了。

 

这孩子他从小看到大,闷性子,爱摆弄工巧,随他吧。

 

净军的事,也有了下文。倒也不能全怪王安,而今的净军,只剩下净字了。

 

正德年间,净军装备齐整,训练严格,真有战斗力,真能上阵杀敌。此后渐渐弛废,也不操练了。而今扫地的、倒夜香的、守皇陵的,都归为净军。

 

校哥儿让王安把宫里宫外会武艺的,还有二十五岁以下的,都整个清单出来,会武艺的有一千多,年轻人竟然有一万多。大明太监有所少?王安说,估计有十万。小半都在京城,宫里、皇庄、皇店、皇陵、十王府、南海子,全都有。这数据有点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