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46章 内侍第一人

朝堂,纷纷扰扰,皇帝准备接见泰西传教士使团,许多大臣却觉得规格过高?

 

凭什么,他们连一个郭嘉都无法代表?

 

一根冷箭突如其来。

 

“臣给事中霍维华,有奏弹劾”

 

校哥儿皱起了眉头,朕最讨厌听弹劾了。然而,老孙此时,递上了一个奇怪的眼色。

 

“朕不爱大臣互相弹劾,干扰政事,霍卿简单说吧”

 

“臣弹劾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公公”

 

校哥儿虎躯一震,面色却是木讷不喜。

 

“王安公公乃是三朝元老,门徒遍布宫内,此前已掌管东厂,若再接司礼监掌印,恐权柄过大,此为不妥;两位大行皇帝国丧不久,王公公此时却纵情山水,此为不敬;王公公交游广阔,常以诗文结交大臣,违背祖制,此为不慎。”

 

“王大伴忠心侍奉父皇多年,亦是赤诚待朕。霍卿此意,要朕如何”

 

“王公公德高望重,请陛下慎重任用,不可任由大权独揽,有错还需小加切责”

 

校哥儿仍是摇了摇头

 

“朕与王大伴,自幼情深。再者,内臣任免,自与外廷无关,霍卿不必劝谏了。”

 

不过么,校哥儿还是多问了两句

 

“说王大伴结交大臣,朕自是不信。诸位阁老,意下如何”

 

校哥儿的眼神很直接,刘一燝不好对视,却又不得不回答。

 

“正直大臣,怎可结交内侍?”

 

韩爌的回答就好多了

 

“内廷自有陛下安排,无需臣等置喙”

 

其他阁老皆是附和称是。

 

校哥儿又望向青袍嘴炮区,这满朝正人,竟也无人开口。

 

不是别人,是你们口中堪称贤人的王公啊。

 

好吧,你们都很高洁。

 

第二日,王安公公的辞书又来了。言辞更加谦卑,文采更胜一筹。

 

“奴才已老迈,侍奉三代帝王,早已力不从心。恳请陛下体谅,放奴归隐,悠游山林,不枉此生”

 

这反应,应该是有人连夜通报了。

 

于是校哥儿甚为感动,亲手盖下了准奏印章。

 

这不是校哥儿准奏的唯一一封辞呈,另一封是户部尚书李汝华的,老尚书的病,看来是好不了了,京师大医院的诊断书皇帝看过了,非常不乐观,老人家的心愿是落叶归根,校哥儿当然是含泪准奏。

 

次日不上朝,但当值的阁老们,都收到了宫内的旨意与通报,还附上了李尚书与王公的辞书。

 

感念于李尚书的干练勤敏,兢兢业业,准其辞呈,授予太子少师荣称,荫萌其子,衣锦还乡。感念于王大伴的高洁节操,准其辞呈,授予太子少保荣称,赐田千亩,衣锦还乡。

 

李尚书年轻时硬怼福王,为国节流;辽东战时强势拨款,力保郭嘉收支,种种功勋,举世瞩目。这一对比,反显得王公公备受厚待了。况且,内侍阉人吗,士人们连提上一嘴都觉得有失身份。

 

圣旨还提到了宫内新任命:任命魏朝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大内总管;刘时敏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统管宫内文书及秘书室;涂文辅为司礼监秉笔副太监,掌东厂;董若海为御马监太监,掌净军;王体乾为神宫监太监,掌洒扫及宫廷核查。曹化淳为司设监太监,掌营造。李永贞为直殿监太监,掌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