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64章 都是三国粉(第2页)

校哥儿眼神一转,赶紧偷偷叮嘱魏朝,记得派人去朝鲜两地大开皇庄。

随后,走到沙盘前,校哥儿深吸了一口气

“有人言,时局逆转,平辽时机已至,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如能亲手掐灭这支蛮族,那就不再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再有头顶猪尾巴的东亚并夫,或许还不会有美国铁路枕木下的冤魂。这一身华夏衣冠,也不会再毁于一旦.......,内心里,校哥儿比谁都急。

“吾等曾与袁督推导,若国库饱足,练成十万新军,即可平辽,不妨以三年或五年为期。”

回答的是梅之焕。

“陛下,既然国有定策,还请按部就班,不可操切”

“史阁老所言有理,是朕着相了”

梅之焕接过孙承宗手中指挥棒

“陛下,我大明既有水泥利器,不若稳步推进,伺机收复铁岭、开原、抚顺、宽甸,再重设坚堡,先将建奴牢牢锁死”

如此,局面又将回到最初,给努尔哈赤重新戴上狗项圈。当然,彼时他还只是建州女真一部,而今三部合一,这项圈,还要向上延展。
 

校哥儿回过眼神,目视群臣

“十万新军不难,难的是国库。”

回应他的,只有难堪的沉默。

“毕尚书,今年预算如何”

“陛下,两场辽东大战若非动用内帑,今年国库或将入不敷出”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新军什么都好,就是费钱。当然,具体费多少钱,朝臣们没那么清楚,因为都是皇帝自己出钱,自己报账的。反正,枪弹火炮,账目上都比原来的更省一点。

难道都靠朕来赚钱,才有可能收复辽东吗?朕的商业金手指,还没开出来呢。

“陛下,若以先前之议,当遣使林丹汗,先让蒙鞑与建奴斗一斗再说”

首辅史继偕,坚持原有路线

“难了”

叶阁老轻轻叹气

“先前萨尔浒战败,建奴难以抑制,林丹汗不能坐视强邻崛起。而今建奴又被我打了回去,只怕林丹汗此战及时收手,存的就是坐山观虎斗之心”

“蒙鞑各部貌合神离,林丹汗这共主有名无实,只怕有些部落,还会趁我忙于阻击建奴,袭扰边境,来打草谷”

这,并非没有可能。沙盘上长长的疆域图,蒙古盘踞在整个大明的北部,想想边军现状,军机处氛围为之一冷。

“陛下先前曾令我与孙稚绳做蒙古军略专案,而今正当其时,臣请命巡视九边,探查蒙鞑”

“老师愿去,再好不过,但边军丛弊已久,非一时可以解决”

“正是丛弊已久,更不能坐视糜烂”

大明九边,从辽东镇到甘肃镇,延绵超四千里,兵员超六十万人。各镇均采用与辽东一致的镇、路、卫、所、堡五级城防体系,看似严密,却早已破损荒废。此外,大明卫所制早已糜烂,军户弱得还不如农民,只得不断换成募兵。募兵需要军饷,九边一年就是五六百万,占国库花销四分之一。但即使是募兵,也多有冒名空饷,可靠的战力仅有将官身边的家丁......说起来,全是泪。

“两位老师此去,身边各带五千新军吧,朕也叫锦衣卫、东厂护卫同行。九边难,难如辽东一步到位,先保足粮足饷、军械无缺,即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