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100章 布置新局(第3页)

 

-----------------

 

沈阳城往北六百里,曾是大金国的旧都城,黄龙府。

 

汉晋时代,此处属于扶余国;北魏年间,此处并入高句丽,改为扶余城。唐朝此处又成为渤海国的扶余府,为边防重镇。到了明朝,这里属奴尔干都司,设有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随后又划归于朵颜三卫。尽管位于东北面积最大、最肥沃的松嫩平原西侧,这里而今却是科尔沁的游牧地盘。后世,这里还将成为共和国的伟大工业城市,长春。

 

不知何时,在曾经的断壁残垣之上,这里又规划起了一座新城,从地上的基础来看,这座城周长大约有二十里,面积是后金老巢赫图阿拉的二十几倍。漫天飞雪之中,依然有许多衣裳残破的人在忙碌着,显然,这座城的施工,并未因恶劣天气而中止。而更诡异的是,这座新城的四面,各自还立着两座菱形堡垒,与沈阳城下的那些,几乎一模一样。

 

一支巨大的车队驶入这施工中的城池,双方都很诧异,诧异于对方的突然出现。

 

那些可怜的施工者,大多为汉人、朝鲜人,唯有趾高气昂的监工是满、蒙人;那支巨大的商队也是,驾车搬运的大多为汉人,唯有护卫骑队,多为满、蒙人。双方各自打量几眼,互不作声,似乎彼此不是同一族人。

 

尽管沈阳、朝鲜两战折损挺大。但后金依然在蓬勃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耕作越来越细,方圆只有一里地的赫图阿拉,容不下扩张的野心。在努尔哈赤原先的设想中,没有筑城这件事,抢明人的辽阳或沈阳,不就成了吗?但形势急转而下,辽、沈越来越坚固,明人的封锁越来越严密,向南,得从长计议了,那就向西向北吧。

 

在校哥儿预想之中,锁住后金,不予军械粮食,叫他日益困顿,回归石器时代最好。然而事与愿违,努尔哈赤越挫越勇,夏秋,明军忙于平灭奢安之乱的同时,后金第一次派大军北征,从野人女真的领地一直往北打,在黑龙江的中上游地区,招降俘获了一万多人与大量牲畜财物,分别编入八旗,回了老大一波血。此后由于不断招抚,索伦各部首纷纷来朝,络绎不绝。

 

黑龙江中上游、贝加尔湖以东、精奇里江(今结雅河)两岸,统称为索伦地区,居住着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部族,白皮异鬼入侵之前,此处世代都是黄种人的领地。其实,整个大西伯利亚地区,都是如此。

 

这一年,后金在内政上也做了很大的改革,模仿大明成立了六部,在松嫩平原上修建了无数农庄,开始全力垦田。甚至还成立了外八旗,分别为汉军三旗、蒙军三旗、朝军两旗。

 

那是八月,轮值执政的四贝勒黄台吉与李永芳、范文程等人的联合谏言:大力垦田、种植西粮、学习明制、改良战法、开矿冶金、设立工坊、新建都城、扩建八旗、成立后金版的锦衣卫“粘竿局”.......

 

在这个过程中,大明皇帝朱由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到很好的示范。比如农庄、工坊、泰西粮,他还促成就了晋商八大家提前进入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