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125章 白莲教乱(第2页)

“那日,大乘徐真人问我,为何你们几位客人身上都有同样的香味。你知道的,闻香教,最擅用香”

这场面并不友善,董如海笑了一笑,回答得很坦诚

“不是徐真人想的什么江湖手艺。我们这些人啊,身有残缺,常有怪味,东家怜悯,都给用上了昂贵的香水,用于遮掩罢了”

“香水?!贵东家,非一般人啊”

“徐鸿儒邀你们漕帮好汉一起造反,老胡你为何不答应?”

那胡三爷双目一眯,一股淡淡杀气来袭,但也没问董如海如何知道这机密。

“什么漕帮好汉,运河上一群讨饭的,互相帮衬罢了。穷人家要吃饭,我们帮忙结社承运;船难犯事,我们帮官府顶锅替罪;船帮争斗,我们居中做个调停。吃的都是苦力饭,靠的都是别人赏脸”

明初,漕运人力皆由卫所运兵来运行的,后来卫所等一套制度崩溃,变成了分段承运、分帮派兑。简单理解,就是国营不行、私人承包,而且是强行分派承包。你你你,一起完成这段运务,所以此时的“帮”,确实是互相帮助的帮。私营经济的活力盘活了运河,盘出了利润,就有了纷争。都吃运河这碗饭,你多一口,我便少了。包工头之间的竞争从价格竞争、服务竞争演化到恶性斗殴、组群械斗,命案越来越多,多到官府屡次发兵镇压。再后来大家都信了罗教,有了共同语言,议出了江湖规矩,形成了组织派系,也就是帮会了。

而漕帮乃至漕帮的传承,演化成了后世的青帮、洪门、袍哥乃至港澳台的各种社团。而在这个时空,虽然帮会只是在成型之中,但有心人都留意到这股力量了。

“就算你们不造反,但坐视他们造反,封了运河,不也影响大家生计?”

“这个狗世道,不给穷人活路!”

胡三爷狠狠吐了一口痰

“原先弟兄们想着,跟着反了吧,拿脑袋搏一条生路。后来又传说北边京津一段,在改规矩,穷人们也能吃饱穿暖,大家又有了观望之心。那就先不入场,让徐鸿儒他们反反看吧。”

转过脸,胡三爷眼神如钉

“如果,老董你不是投了官府,卖了我们的话”

那些漕坊越靠越近,有人摇着一条小舢板靠在岸边了,董如海收回目光,没有直面回答

“或许,兄弟们可以见一些故人,想想别的出路”

小舢板下来的人,大都是老者,只有一个年轻人。上岸拜见,几个老者东摸摸,西看看,自来熟。

“当年,随戚将军从军蓟镇之前,俺也在这运河上当过脚夫,拉过纤”

“俺当年就在这鲁桥,也住在这棚户区,不知当年的老弟兄们,还有在的吗”

那年轻人也自我介绍了
 

“在下戚元辅,也不是外人,当年我叔祖戚继光,就出生在这鲁桥”

胡三爷脸色一变

“老董,你究竟是什么人”

董如海摸出一块腰牌,象牙雕刻的,上面写着:御马监提督太监

“老胡你不是问,东家是谁吗?杂家后来进了宫......”

“那,这船上”

“自京中来,运的是三千精兵”

-----------------

五月初五是端午。

徐庄又祭出了法坛,但做的却不是寻常法事

大成真人们的信徒们,分成了两批,老弱病残仍作原状,但青壮们手上都举起了刀枪,头上都裹上了一条红巾。这样的装扮,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