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暂时的完本(第2页)
必须战战兢兢,方才琉球使者为何哭泣,他们心知肚明。十数年前,倭国萨摩藩出兵琉球,控制了琉球。而现在大明皇帝表态了,在如此隆重的场合。
但他不敢失议,更不知从何辩解,即便是幕府,也不能随便拿萨摩藩如何,何况他一个小小的使者。
然后就听见了那心惊胆破的一句话
“叫你们日本国王,好自为之!”
倭人使者浑身一颤
然而此时礼乐声再次响起,他们也只能狼狈退场。
-----------------
校哥儿做回木头人。
殿下红袍大员林立,有如阅兵方阵,两边是真正高大威猛的军士,但这些大汉将军可上不了战场,都是纯粹的仪仗队。
如红色森林中的小溪,厚厚的地毯从皇帝宝座下延展开来,漫过三层的台阶才到达地面,复又流淌向前。
沿着这地毯,依次行来的,有脸蛋红彤彤的高原人、黑瘦的东南亚人、发型滑稽的倭人、假装成大明人的高丽人……都对着高高在上的校哥儿三跪九叩。
校哥儿回以几个简单手势,自有礼官一一答复,相应赐礼。
现在没心思理他们,攘外必先安内。
他的注意力都在近前几位大员身上。
天启朝的开局变化,与天下君子的预判全然不同,于是各家都在抓紧摇人,所以“永远在路上”的阁老们,大都到了,除了最有份量的那个人。
面目古板的白胡子老头是沈?沈阁老,67岁了,乃是方从哲首辅的同乡挚友,多次推荐给万历皇爷爷,终成正果。沈阁老待过工部和刑部,为人保守,力主节俭,反对铺张,反对矿税。他和徐光启不大对付,当年南京教案驱逐传教士,就是以他为首。
从元日清晨,紫禁城的热闹劲儿就没停歇过。五更天,内饰们开始放鞭炮,把门闩抛到空中,三抛三落,这叫“跌千金”。早起后吃饺子,意为更岁交子;喝椒柏酒,寓意多子多福。随后,皇帝换上冕服,再度将山川日月披挂在身上,前往正旦大朝会接受群臣与各国使臣的拜贺。
这一幕,与去年不完全一样。天启元年打了几场仗,或胜或平,大明算是止住了颓势。小皇帝登基后,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生机勃勃,属国们也因此恭敬了不少。校哥儿留意到,朝鲜的使臣,连乌纱斗笠都没戴了,换成了大明官帽,大概是朕允许他们参加今年春闱的缘故吧。
大朝会只是礼仪,随后一切又回到假期状态,整个紫禁城闹钟一样响个不停,人们似乎有无穷的精力,不停的欢笑着。过个节而已,有必要这样吗?校哥儿很疑惑,随手叫来一个穿着葫芦补子新衣的内侍问了几声。
“陛下,您不知,宫中有规矩,喧闹有度,若是宫外,还要闹腾呢”
可是校哥儿微服出巡过,这时代的人们,过得何止是艰辛。冬日积雪的街道上依然有不停奔波的人,蜷缩着身子来来去去,残破的棉袄里露出黑乎乎的填充棉花,麻木的表情就像课本里的成年闰土。
或许,明人的春节,有如蝉的夏天,在土里忙碌好多年,只为这一夏的欢唱。想明白了这点,校哥儿也就露出了笑容,看着朱徽媞提着灯笼左突右冲像个蓝孩纸,看着大小老婆们将霞帔、大裳、翟衣、鞠衣各种好看的衣裳换来换去,看着满宫人都穿着葫芦补子的新衣(寓意福禄加身)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