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战役力量焊接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后方与前方(第2页)

 

“铛、铛、铛.”

 

此刻,与炼钢厂紧邻的制造厂流水线上就有几个墨学子弟对着器坯敲敲打打,几个公输家的人在旁边,看来都不在意和老对头共事。

 

正如刚才那个公输家青年所说,在本历史线的人看来,汉国的起源是这样的:

 

列国纷争不断,各个诸侯为图争霸都不愿意给治下的民众喘息之机,对许多有志拯救天下苍生的学派,用术不用道,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了他们,诸多学派成员积攒了越来越多的不满,恰逢黄巾起义,黄巾头子陆古与学派成员相遇。

 

一方有武力,又能制人,一方有知识,双方有共同的理想,于是一拍即合。

 

决定甩开自周天子时代以来受封的“高贵血脉”们另起炉灶。

 

打碎这个战乱了五百五十多年的旧世界。

 

为此,他们抛弃了礼制,支持黔首封王,抛弃了门户观点,支持学派融合,抛弃了历代先贤的许多不合时宜的观点,支持“科学”、“汉学”发展。

 

以各学派的传统观念看,汉国内的百家学派成员多少沾点异端。

 

“......”

 

年轻的工匠拿起打磨完毕的箭头。

 

寒光倒映他细细打量的眼神,他用标尺和箭头进行比对,确定误差不超过一毫米,放下它,接着成箱的箭头被人搬走。

 

另有专人制造箭杆、箭羽,专人组装,如此,单个厂可以日产万箭。

 

拉动装箱箭头拖车的工人经过水力锻打区。

 

水车机关驱动的数个锻锤一下下敲打在烧得通红的铁块上,让它们变为圆形,成批制成头盔,其中个别会被拿去做强度测试,观察它们对火枪的防御效果,为陆大古将来在热武时代的战斗做准备,这是必做的事。

 

很大程度上。

 

人类军事的历史就是矛与盾的历史。

 

甲胄和破甲箭,城墙和攻城车,火炮和装甲,导弹和反导。

 

攻击与防御螺旋上升,构成一场无法停止的一边奔跑一边吐血的马拉松。

 

“咔嚓。”

 

制造厂的大门外,门卫检查了下门锁,交班给下个人。

 

现在工厂越办越正规了,安全制度也越来越完善,自然不允许外人闯入....人体在机器面前太脆弱了。

 

“老邢,又下班啦?”“诶。”

 

门卫乐乐呵呵地同路边的摊贩打招呼。

 

北伐战争已至,大街上还是一样的热闹,面食摊的热气蒸腾,走街串巷叫卖声不绝于耳,他买了碗豆花,配一个豆渣饼———黄豆浸泡一晚,磨成豆浆,滤去豆渣,加入石膏,或卤水、柠檬酸、乳酸醋酸就会凝固成豆腐脑,豆腐脑倒入模具压紧压实,冷却即成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