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去春来(第2页)
因为野生植物多多少少有对付食草动物的防御机制,未经人类驯化的植物所包含的生物碱、毒蛋白、苷类和酶五花八门,必然会给脏器带来压力,存在致病甚至致死的可能。
当然,真到要命的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照着这本《救荒本草》能挨过饥荒就好,陆大古自信它能用很多年不过时,哪怕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极端情况下,人们也能照着它啃绿化带。
“王上。”
手捧书籍,面无表情地拂退遇到的侍从和宫女。
他将书收入怀中——其实是藏进【随身空间】——他依然对自己的成果感到不满意,认为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在后世的互联网上有个梗,说:“炎华人什么都能吃。”
陆大古曾经也以此为乐。
但成为无限军官以后,越是深刻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大古越笑不出来:
这短短八个字,凝结着炎华大地上几千年的苦难史。
为何炎华人少有对花生过敏者?
因为过敏的人都饿死了,他们的基因没传递下来。
人类也是种动物,饥荒年有过敏基因者因无法食用仅有的少量食物而死亡,从种群上看,后代产生过敏的概率就降低了,这正符合了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炎华稀奇古怪的美食那么多?
因为饥荒年不吃就得等死。
比如毛豆腐,古人怎么发现它能吃的?
因为放坏了舍不得丢,吃了发现没死,油炸一下味道还过得去。
许多有毒食物,如会导致过敏、严重者致死的魔芋,其食用方法也是人民为了填饱肚子摸索出来的:要么中毒,要么去死,万般皆为裹腹,古人别无选择。
很多美食都是这样拿命试出来的。
“王上。”
迈入乾清宫处理公文的区域,一名农部大员和一名民务部大员已经等候多时,向陆大古齐齐躬身行礼,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径直走到办公桌后,刚入座,立刻直入主题:
“今天叫你们来,没有别的事务,就是要你们盯住
“无论如何,我要看到最新版的《农书》和《救荒本草》发往各地,下达到村镇。”
乌黑眼眸平静地将视线扫过两张垂首低眉听候命令的面容:
“四十万册书本已经在加印的路上。”
“接下来,我要你们把各级官吏发动起来,竭力宣传普及这两卷书,下至始龀小儿,上至耄鳖老人,都必须知道,必须听过它们的名字。”
“还有。”
他的目光定在民务部大员脸上:
“我不希望听到有任何人,无论什么人,抬高这两本书的价格。”
现在,《农书》和《救荒本草》在汉国各个地方完全是以成本价售卖,甚至经过陆大古指派,等于倒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