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战役力量焊接

第二百零九章 后方(四)

铺满焦黑的草木灰烬的平地上,成群的工人们沿着用石灰撒出的白线挥动镐头、锄头、铲子,挖掘出一道道或长几米,或长十几米的齐整沟槽。

 

离这些沟槽不远,十几个木匠正坐在好几根大木桩子上给它刨木花,修掉表面的凹凸不平,再为后续的铆契结构修出孔洞,按预先划出的形状上手雕琢打磨,保证它们拼合起来的时候,孔洞与凸起严丝合缝,更能承受应力,结构更稳固。

 

木桩旁边,还有成堆码好的砖头,和用五米高的竹竿支起的红黑旗帜迎风飘扬。

 

很显然,这里是一处建筑工地。

 

而且是黑军占领区内的工地。

 

至于是什么功能。

 

“同学们看这里。”

 

只要望一眼工地外围的草棚就会了然:

 

那是用二十四根手臂粗细的木杆支起的茅草棚子,它没有墙壁,只能挡雨,不能遮风。

 

但充作临时教室却也够用。

 

棚里放置三张方桌,方桌边几根长凳上,坐着十二个乖乖听课的孩子。

 

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在几步外的“黑板”上,说是黑板,其实也就是四条拼起来的木板。

 

面容称得上年轻的教师用短棍指着黑板上的字样,说:

 

“跟着我念,【一加一,等于二】。”

 

““一加一,等于二~。”

 

“【二加二,等于四】。”

 

““二加二,等于四~。””

 

教师神情平缓,语气和蔼,待让学生们温习过之前几节课教的式子,再同他们互动,教他们掰手指头,心算,口算。

 

是的,如你所见,这里,是黑军正在修建的学校。

 

这是发生在陆大古带领一路一万五千主力部队向西挺进,稳住费县,打出沂州,进入滕州、兖州地带活动以后的第三十三天的事。

 

“哗啦。”

 

身着灰布短襦,身材高挑,栗色长发用木簪盘在脑后的少女翻了页手上的笔记本。

 

直到现在,黑军占领区的发展依然是时间紧任务重。

 

她也依然是按照陆大古预先留下的方案做大体发展脉络,再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安排作出调整,协调分配占领区内的勋章工人和空间士兵,组织乡民,以保证刚站稳脚跟的“大后方”安定,工业农业顺利推进。

 

就目前来说,作为【工长】,作为大古的“助手”,她做得很好,甚至只说“很好”,都似乎有点严苛了。

 

而她此时之所以又抽空来这里监督,是因为大古临走前嘱托过,学校是重中之重:

 

“我们的学生教出来,究竟是为谁服务?”

 

“他们到底能不能把自己的学识,用在工业和农业上?”

 

“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让孩子们不接触生产,不理解实际,只管读书,教出来的学生又会如何看待那些满身灰尘、脚踩污泥、牛粪的工人和农民?”

 

“亲爱的。”他说,“这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按我们以前的经验,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到头来,肯定会有学生背离,甚至厌恶实业.....这是可以预见的。”

 

在公元前8000年的石器时代任务晚期,被作为贵族阶层培养的少年中出现了非常高傲、好高骛远、表现出洁癖,不愿意被其他国人哪怕是无意的触碰,更不愿意拿工具,手染泥灰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