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挨个解决(第2页)
“各位有什么看法?”之所以开会,谢宏也是为了集思广益,并且培养手下们读力判断的能力,以前都是他独断专行,可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事事请示就变得不现实了。
京城还好,通过海路的话,一个来回也不过十几天,可宣府就要远得多了,更别提五岛那边了,就算一切顺利,从五岛到旅顺走一个来回,也得两个多月,要是再遇上点风浪之类的意外,就算三五个月也不是啥稀奇事儿,这也是他没有通知马昂的原因。
“侯爷,文臣名下的倒也罢了,左右已经……倒也不多这点仇了,蓟镇土地本就是军镇所有,无军籍者擅自占据,在法理上本也行不通。”张彩第一个开了口,倒不是他想抢风头,只是谢宏的目光落在了他身上,而其他人的目光也随之而来,结果他一下就成了焦点人物。
“只是勋贵那边有点棘手……”张彩本来就是出惯了彩的,也不怯场,抖擞精神便分析起形势来,“他们占据的田地多半都是祖上传下来,而他们祖上本就多是军中大将,所以很难从法理上穷究,若不是不能让其心服口服,那,恐怕会有些后患呐。”
勋贵的势力在土木堡之后,就已经渐趋式微,不过,和武人军户不同,他们还是很有底蕴的,所以文官们宁可去抢皇帝的庄子,也不肯跟勋贵们撕破脸。
如今京城的兵马已经尽数在正德的手中了,不过在弘治年间,多有勋贵督统京营的,保国公朱晖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他不单统领三千、神机二营,而且还曾多次率兵赴边镇救援督战,即便是正德登基之后,他一样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以朱晖为首的勋贵其实也很聪明,他们小心翼翼的在文官和皇帝之间保持着平衡,文官势大,他们就倾向于皇权,以免文臣彻底掌控了朝堂,就是因为有了他们,弘治才没有彻底沦为傀儡。
如今皇权势力大涨,所以这些人又玩起了平衡,他们倒是不敢赶在风口浪尖上跟正德作对,不过保持中立,冷眼旁观其实也算是对文官势力的一种支持,要是没有他们的暗中支持,蓟镇当初也不可能被文官渗透得那么厉害。
张彩说的后患就是这个了,现在谢宏已经彻底跟士人阶层翻脸了,要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勋贵势力,很难判断形势的走向,最差的结果就是勋贵彻底投入士人的阵营,进而掀起风浪。
他们的勋爵都是代代相传,他们祖上的旧部也是如此,将门、军户,一代代虽然有各种变故,可留下来的人脉依然相当庞大。
辽镇立镇晚,又不受看重,再加上谢宏一直在此经营,到没有被渗透的顾虑,可蓟镇和宣府就不好说了。身居高位的人,和普通人考虑事情的角度总会有些不同,即便再怎么受到普通军户的拥戴,谢宏也不敢确认不会出意外。
知道谢宏未必了解勋贵的底细,张彩也是细细的剖析了一番。
“嗯,勋贵。”谢宏点点头,默念了两句,展颜一笑道:“就依张侍郎所说,勋贵那边先放放,先把文官名下的那些收回来再说,不过,就算都收回来,恐怕也不太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