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165章 李贤的应变之策(第2页)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全然没把李贤放在眼里。

太史慈听了半晌,终于按捺不住,嘴里喝道:“都给我闭嘴,孔使君派你们过来,可不是让你们背后乱嚼舌根的,李贤为人如何,北海相心中自有定夺,如果再被我听到有谁在营中散布谣言,可别怪我不识情面!”

太史慈练兵数月,麾下兵马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聪明人都知道,他就是北海国内的下一个李贤。

孔融让太史慈独掌一军,未尝没有让其与李贤分庭抗礼的意思。

得罪一个手握重兵的李贤也就罢了,可若是为了口舌之欲,连太史慈也一同得罪了,那可就划不来了。

不过,青壮百姓如此拥戴李贤,一旦消息传到都昌城,只怕李贤吃不了兜着走。

抱着看好戏的态度,太史慈身后的吏员们不发一言。

硕大的“李”字大旗在空中猎猎作响,掌旗的小校意气风发。

大军凯旋,所获不菲,本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不知为什么,李贤总觉得有什么不妥。

究竟是哪里出了纰漏?

李贤一马当先,心里正盘算着可能会出现的事情,忽而,哨探来报,说青州的流民跪伏在道路两侧,已经迎出了六里之外。

是了,问题就在这里!
 

李贤毕竟不是北海之主,青州流民如此跪迎,岂不是让孔融心中不爽?

不管乡民们是不是真心相待,李贤都不能这么直剌剌地走过去。

怎么办?

忽而,李贤脑中灵光一闪,他大声吼道:“周东昌何在!”

传令小校快马奔驰,没多久便把周东昌唤了过来。

“下官在此,不知使君有何吩咐?”

“传令下去,让战死的军卒们先行一步!”

周东昌也听说了青州百姓跪迎的消息,原本心头暗爽,自家使君越受拥戴,越说明当日他老爹的赌注没有下错。

本以为李贤会却之不恭地享受被人追捧的过程,哪曾想,对方竟然拒绝了,周东昌觉得有些不容置信:“什么?”

李贤一字一句地说道:“听清楚了,传我军令,让阵亡的军卒先行一步!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接受百姓的大礼相待,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