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刘备的消息
没跟李贤接触之前,谁也不知道声名显赫的介亭李三郎有着什么样的脾性。【】
是青面獠牙,三头六臂,还是身高八尺,眼若铜铃?
在各类的传言中,李贤已经成了天上星君下凡,武艺绝伦。
星君虽有通天彻地之能,可毕竟不食人间烟火,临济的乡民百姓生怕李贤嗜好独特,不好接触。
万一请神容易送神难,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不过,经过县令府衙一会,临济士绅们顿时松了口气。
李贤颇知礼数,不像那种莽撞无礼的粗汉,又跟阴狠毒辣沾不上边,这样的大人物,反而有几分真性情。
临济士绅们觉得李贤很好相处,起码,他不会苛求太多。
如果不是临济距离北海国太远,不少人真的开始考虑,如果投奔孔融麾下,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这世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像李贤这种既有实力,又不颇知进退的人物实在是太少了。
曹操虽好,可谁也未曾见到,万一不过是口蜜腹剑之辈,那岂不是临渊羡鱼?
城外,徐和的八千兵马并没有入城,他们毕竟做惯了贼寇,军纪跟东莱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万一大军入城,滋扰了百姓,最后黑锅肯定要让李贤来背。
晚得罪不如早得罪,真要是出了事情,做什么补救措施也来不及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李贤便使人守住城门,严防外人入城。
徐和麾下的军将自由散漫惯了,哪里受过这气?
“老子也立过功,流过血,为这临济城杀过贼,怎么?如今入城闲逛一下都不可以?天底下哪里这道理?”
“就是,咱们头领是应邀而来,怎么着?如今宰了卞喜,那李贤就要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了?”
徐和麾下的兵马可不像东莱军那般,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往日里只听徐和一人的话。
至于李贤如何勇猛,如何厉害,那又与他们何干?
因而,当临济城严禁外人入城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徐和麾下的兵马顿时义愤填膺,非要找李贤讨个说法不行。
聚集在城门口的兵马越来越多,城门口的卫卒高度紧张起来。
城门虽然没有关上,可双方人马已经是剑拔弩张。
今日轮值的兵马是徐盛麾下的神策军,听闻消息之后,徐盛不敢怠慢,急忙纵马赶来。
与此同时,徐盛又派人把消息告诉了李贤。
出了这种事情,李贤必须出面。
毕竟干系到周仓请来的这八千兵马,谁都明白,李贤打算将他们收入麾下。
万一徐和恼怒之下不辞而别,这罪责谁来承担?
徐盛赶到城门口的时候,双方聚集的人马已经超过了五百人。
这时候,只要一点火星,就有可能引起一场殴斗。
徐盛急忙越众而出,嘴里道:“我是东莱军神策营统领徐盛,今日这城门由我麾下驻守,诸位有什么指教?”
古人讲究门当户对,身份对等,李贤这边来了一个统领,徐和麾下自然不能露怯示弱。
“都他娘的滚开”,话音刚落,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一个眼露精光,身穿铁甲的军汉便来到了徐盛跟前。
“我是徐小六,弟兄们都喊我一声六哥,嗯?你刚才说你也姓徐?”
“不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莒县徐氏,单字一个盛”
“喔,真是有缘的很,说不定几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呢”
徐盛报之以微笑,道:“徐将军说的没错,大家都是徐氏子孙,理应相互帮衬才对”。
那徐姓头领干笑了一阵子,忽而低言说道:“兄弟今日可不要怪我,即便我不来,也会有阿猫阿狗过来滋扰”。
徐盛大概明白了几分道理,他当即明白,今日徐和兵马之所以闹成这样子,背后可能还另有他人!
这些兵马可都是徐和一手调教出来的,如果说徐和对此一无所知,那只能说兵卒们贼胆包天,欺上瞒下惯了的。
不过,根据徐盛对徐和兵马的了解,对方应该不至于散漫到这种地步。
那么,谁是幕后主使已经显而易见了。
不是徐和又能是谁?
“我们没什么意思,就是想知道,为什么李长史封闭城门,不许我等入城,这算是什么道理?”
封闭城门之前,徐盛也曾劝过李贤,让他与徐和商议一番。
当时李贤摇头拒绝,道:“如果徐和不理解我,便是说再多也没有用处,反之,如果他知道我的难处,又何必解释太多?”
现在,徐和没有露面,可他麾下的兵将们却摆出一副不给个说法誓不离开的态度。
徐盛毕竟不是李贤,有些话不敢说出口,他只得耐住性子与对方周旋。
好在没过多久,李贤终于来了。
甫一露面,就听李贤吼道:“怎么着?世人都说徐和麾下兵马举世无双,难不成你们要给我一个下马威?”
徐和麾下的兵将可不吃这一套,他们依旧嚷嚷起来:“压根就没有下马威的说法,兄弟们只是觉得有些憋屈,所以过来讨要个说法而已”。
李贤目光幽冷,道:“什么说法?”
“为何临济城门紧闭,不许兄弟们入城?”
“平原相刘备败了,曹操的兵马不日即将抵达乐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