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597章 南皮行(第2页)

说罢,太史慈直立而起,重之又重的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诸位还有何异议?”

明眼人都已经看出太史慈早已经下了决心,现在询问一番只不过是客气而已。

众人对视一番之后,皆是抱拳作揖,“我等并无异议!”

“那便这么定下了,背矛军出征!”

“得令!”

军令下达之后,太史慈目视田楷,道:“降卒营可战否?”

按照大汉军制,每两百人为一曲,两曲为一部,五部可设一营,而营,往往就可以作为独立的作战单位了,他们的统军首领往往是校尉亦或者是将军。

如今太史慈在新降军内设了两个营,高览与鞠义各任统兵将军,田楷作为统兵大将统筹全局。

此时,听得太史慈发问,田楷高声应诺:“可战!”

“好,既然如此,新降军一同出征,以壮声势”

“喏!”

刚开始,高览、鞠义不愿为李贤效力,后来,李贤以家族、军卒相迫,他们这才勉强应允为青州效力。

在暗营的操作下,高览、鞠义二人的家人至亲都已经到了青州。

除非六亲不认,否则的话,高览与鞠义别无选择。

胡庸一心厮杀,策马奔驰了两个时辰,他终于来到了南皮城。

历史上,姜太公曾隐居此地垂钓,而勃海郡府也在南皮,确切地说,只要拿下南皮,整个渤海郡便成为青州军的囊中之物。

如今,城内有人口三万,是冀州地区有数的大城。

胡庸此次出行,只带了一千骑军,其余军卒要到黄昏时分才能抵达。

距离城池不过三里地的时候,城头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一队队手持弯弓的军士迅速的立在城头,紧张的望向南方。

南方,是胡庸出现的地方。骑军速度极快,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三里的路程便转瞬即逝。

此时南皮城门紧闭,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作为先锋大将,这种叫开城门的任务自然不需要亲自施为,稍一示意,一名军校便纵马向前,大声唤道“大汉青州牧李贤帐下胡统领至矣,尔等为何不开门接迎?”

城上噪杂许久,片刻之后才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站出身来,回应道“我等为南皮守军,自然要为南皮安危负责,莫说青州李贤,便是天子诏书在此,那也无用!”

军校大怒,正待喝骂,却忽然听到胡庸平静地说了一句,“你且问他,两万兵马可够?”

那络腮将军一脸惊恐,他迟疑一番,当即说道“南皮城高池深,两万兵马,怕是无济于事。”

胡庸耐心渐失,“我只问你,你城中是否关押着我青州的百名军士?”

胡庸声调幽冷,眸中寒光四射。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守将心道,果然是为了此事。

事情已经发生,就是竭力隐瞒也绝对瞒不了多久,守将想罢之后果断的大声应道“不错!不过……”

胡庸大怒,“贼子好胆,竟然犯我大汉军威”。

“统领,不如听他有何说法”。

胡庸冷眼旁观。

忽而,城头一阵噪杂声响起,只见南皮守将擦了擦满头的冷汗,急急的说道“好叫统领知道,我等也是为贼人所骗,并无冒犯青州之意呀”。

前倨后恭,这算什么道理?

胡庸眼皮一跳,“喔?说来听听”。

南皮守将哪敢隐瞒,立刻张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的说了一遍。

胡庸不怒不喜,只是问了一句“青州军士何在,贼人何在?”

“军士无碍,只是贼人已逃”,南皮守将面色涨红,“不过统领放心,青州军士安然无恙”。

胡庸手拿马鞭,冷冷的往城墙一指,嘴里道“那便好,若是伤亡折损一人,我会让你陪葬!”

天子一怒,浮尸百万,守将并不认为胡庸是在诈他,额头滴下一颗斗大的汗珠,他只觉得双腿酥软,有一种跪下来求饶的冲动,好在冷风一吹,让他及时灵醒了些,“统领,小将自有办法证明我的清白,只是恳请统领饶过这满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