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638章 意外(第2页)

曹操皱起眉头:“这是为何?可曾探明真相?”

“具体情况无人知晓,不过,第一支兵马却带上了足够的粮秣!”

曹操心中一动,他急忙问道:“奔往此处的青州军有多少人马,又是何人统领?”

“怕是不下两千人,青州军治军严整,小的使人多方打探,可还是没能探出何人统领”

曹操当即立断,“来人呐,传我军令,即刻派人出城,务必将所以粮秣截获”。

“喏!”

军令下达之后,曹操原本气定神闲的心思却怎么也平稳不下来,他心乱如麻,青州军这时候到了哪里?军中到底有多少粮秣?那支军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事到如今,双方都已经是图穷匕见。

大军不可一日无粮,青州军将城内城外的百姓迁徙的一干二净,即便曹操打算从乡间借粮,却也没了支借的对象。

宁阳城是曹军的驻地,这一点青州军不可能一无所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出了内哄?

无论如何,这等送上门来的机会,曹操绝不会放过。

“探,再探,一定要探清青州军的一举一动!”

小校领令而出,刚要踏出门槛的当口,又听得曹操大吼一声:“慢!”

小校不敢多言,只是恭谨地回道:“卑下在!”

“若有消息,即刻回禀,万万不可延误了,否则的话,军法处置”

“喏!”

曹操微微颌首,示意小校离去。

倘若对手是别人,曹操绝不会这么大动干戈。

臧霸也好,徐和也罢,这二人都是李贤麾下的得力干将,他们曾经与曹操有过多次交手的经验,按理说,这等人物俱是老奸巨滑之辈,应该不至于出现谬误才对。

可是,这一次竟然出现粮秣上门的情况,曹操哪能放过?

虽然直觉告诉曹操,其中大为不妥,然而曹操却不想放过这等天赐良机。

几千兵马而已,如今曹操只缺粮秣,不缺兵马!

夜深难昧,曹操推开木窗,往东望去。

无尽的夜空中,稀稀疏疏的星光显得暗淡无比。

夜空下,宁阳东侧,杀声震天。

曹军抵达现场之后,很快与守护粮秣的青州军取得联系,原来此人本是夏侯渊麾下军将。
 

夏侯渊战死之后,明面上,此人归降了李贤,可实际上,此人却一直怀着报仇之心。

直到今日,仇何终于得到了机会,他趁主将不备,以运送粮秣为名,将自己麾下所有兵马聚集到一处。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仇何知道曹军缺粮,想拿军中的粮秣充作“投名状”投靠曹操,青州军察觉不对之后自然要横加阻拦,于是,双方发生了一系列厮杀。

若不是曹军及时赶到,青州军已经重新夺回了粮秣。

眼下,曹军数量占优,青州军压根讨不到好处,无奈之下,数千兵马只得退却。

千辛万苦,终于得了粮秣,曹军上下俱是欢喜鼓舞。

出事的人马来自徐和的玄甲军,徐和闻听之后,只觉得气往上涌,他勃然大怒:“贼子安敢欺我!”

玄甲军征讨兖州,原本已经取得了一些了战果,只等成功归返便可论功行赏。

谁曾想,就在这紧要关头,军中竟然出了叛将!

一千名军卒投降了曹操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连带着将辎重营的数千石粮秣也葬送殆尽。

玄甲军不缺粮秣,徐和只是觉得颜面无光。

李贤不顾颜面,制定了“三光政策”,徐和便是坚定不移的执行者,眼瞅着已经将曹****上了绝路。

仇何此举,极有可能让曹操渡过难关!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徐和便是罪人。

有心点齐兵马,杀回去出掉心头恶气,可是,徐和思来想去,还是压下了回程的想法。

大军就护送着数万乡民,如果玄甲军尽数归返,百姓定会四处逃窜,那时候,坚壁清野之策将功亏一篑,这后果,徐和承担不起。

相对于烦闷交加的徐和,曹军大将曹仁显得意气风发,出发之前,他立下了军令状,此行只须胜,不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