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裹挟(第2页)
孙权觉得有些憋屈,明明知道凶手是谁,可是,他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糟透了。
“如果李贤是无辜的,百姓大呼小叫,会不会触怒李贤?”
周瑜胸有成竹,“不会,李贤素有大志,不过是遭受骂名而已,只要能够夺取兖州,对他而言,一切都是值得的”。
“公瑾,你是说,无论我们如何栽赃,李贤都不会出兵?”
“不错,除非我们真的北上,否则的话,李贤不会妄动”
孙权在屋内来回踱步。
甫一上任便面临抉择,孙权压力极大。
公布真相,非但不能解释清楚,反而会让百姓误认为孙权怕了李贤,栽赃李贤,顺应民意,倒是能够火中取栗,可是,代价也很大。
李贤毕竟不是软柿子,真要是触怒了他,说不定青州军会与江东军厮杀一场。
许久之后,孙权有了决断,“可以对外宣布李贤是凶手,但是,一定不能抽调一兵一卒,否则的话,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周瑜叹了口气,“怕就怕对方不达目的不罢休呀”。
孙权眼中寒光闪烁,“他敢!我已经退了一步,如果他还敢咄咄逼人,我一定将他扒皮抽筋,以祭兄长在天之灵!”
“说的也对,一味的忍让,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张昭缓了片刻,嘴里道:“需要派人知会李贤吗?”
孙权灵光一闪,连连应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公瑾、子布,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只要李贤配合,一定可以让曹操付出代价”。
周瑜倒是犹豫起来,“如果李贤真是凶手呢?”
孙权默然,“长兄如父,凶手杀我兄长,便是我不共戴天的仇敌,不管他是谁,我一定会亲手杀了他,为兄长报仇!”
正商议间,军卒来报,黄盖、韩当等人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
“喏!”须臾,头缠白巾的黄盖、韩当相继入屋。
孙权还未开口,黄盖已经直入主题:“使君,何时发兵徐州?眼下李贤主力都在兖州,江北只有于禁一部人马,正是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啊”。
黄盖是个主战派,一直以来,他都反对与青州结盟。
现在,孙策遇刺身亡,李贤成了凶手,黄盖自然不会妥协。
孙权略一斟酌,嘴里道:“大军出征,粮秣、军械都需要准备充分,否则的话,一旦战事不利,军卒便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黄盖没有否认,只是催促,“使君明鉴,出兵一事越快越好,否则夜长梦多”。
孙权的犹豫众人看在眼中。
黄盖只想北征李贤,不懂得察言观色。
可是,韩当却看得明白,看来,凶手一事另有蹊跷,否则的话,使君不会如此犹豫。
黄盖又道:“大军北上,我愿为先锋,请使君恩准!”
孙权皱起眉头,“公覆劳苦功高,交州正需要你来坐镇,北伐先锋一职……”
周瑜顺口借道,“使君,韩当韩义公可为先锋!”
黄盖吹胡子瞪眼,他压根没想到,这差事竟然落到韩当头上,真是没有天理。
孙权愕然片刻便明白了周瑜的意思。
黄盖冲动鲁莽,如果让他统领先锋军,就算没事,也会被他惹出事来。
韩当倒是稳重,入厅至今,他少言寡语,极少表态。
将军队交给韩当,孙权放心!
“公义,我江东军精锐俱在交州,此番北上,你有何良策?”
“大军奇袭,利在出其不意,否则的话,一旦对方有所反应,再想攻城拔寨,那就很难了”
孙权微微颌首,周瑜让韩当引军,果然没有看错人。
一开始,孙权没打算出兵,可是,黄盖的表态让他意识到,江东军中,一定有不少人卯足了劲头要北伐徐州,与李贤拼个你死我活。
军士敢战,这是好事,一味的抑制只会消磨锐气,使得军卒成为畏缩之人。
江东军是孙策一手炼出的虎狼之师,是孙权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如果军卒战力衰退,孙策留下的偌大基业,转眼间便会土崩瓦解,这是孙权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而,为了保持军卒的旺盛斗志,孙权只得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