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结果(第2页)
“喏!”
江东偏安一隅,极少受到战火滋扰。
公开选才的消息一出,倒是吸引了交州士子的主意。
由于路途遥远,不少交州士子耽搁了徐州的选才大典。
眼下,江东也选才为官,这士子们顿时多了一个选择,他们乐不可支,开始打听遴选方式……
各地的选才活动雨后春笋一般,
结束府议之后,李贤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参考士子的名册早已经登记妥当,李贤带入房中,仔细翻阅。
密密麻麻的七万多个名字足以让人头晕眼花,幸好,在名字下册还有籍贯,这一点可以避免同名之人冒名顶替。
如果已经通过了初选,在士子名录下侧会有一个录字,取自录用之意。这本名册还不完善,按照李贤的想法,郡府需要按照士子的成绩派出一份名册,方便公告公示。
此次笔试初选,李贤没打算动手脚。
如果连笔试都无法通过,这只能说明士子实在不堪大用,李贤可不想坏了名声。
郡望士子学识如何,在本地郡望之内早有评判,如果李贤为了拉拢世家,遴选一些不学无术之辈,传出去只会坏了“公开取士”的名声。
不过,这一次参选的郡望士子多半是族中精英,李贤的崛起已成必然,任何郡望大族都不想得罪于他。
如此重要的一场选才大典,若是派出酒囊饭袋参选,岂不是在恶心李贤?
这样的蠢事,豪门大族是不会去做的!
再者,此次举国荐才,如果别的世家出了选官,而自己家中却一无所获,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为了向李贤示好,同时为了彰显自己族中的实力,各地郡望大族都派出了族中精英。
千里迢迢赴下邳,总要混个一官半职才好,否则的话岂不是贻笑大方?
李贤布衣起家,安身立命之初,对地方豪族极为苛刻,因为那时候,他需要富户的钱粮来养活自己的兵士,需要用恶人的头颅来彰显自己的威名。
可是,现在就不同了,九州之地,实取其五,李贤不需要用杀戮来证明自己,他已经向天下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马上得天下容易,马上治天下可不容易。
地方若想长治久安,离不开郡望世家的支持。
事实已经证明,朝代可能更替,但是,郡望世家却可能长久地存在。
郡望之家并非一丘之貉,李贤对他们没有多少恶感。
两日之后,在数万士子的期待下,朝廷张贴了榜单,计有五千人通过遴选。
从五千个名字当中找出自己想要的名字,这任务的难度不小。
天刚蒙蒙亮,士子们便瞪大了眼睛,仔细搜索榜单,幸好,告示上的名字都是按照籍贯排列的,这样以来,只要找对了籍贯,再去找士子,将事半功倍!
不时有士子大吼大叫,势若疯狂,能够从八万士子当中脱颖而出,他们有骄傲的本钱。
也有士卒久久不肯离去,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榜单,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名字。
八万人考试,却只选出五千人,现实如此残酷,士子们形近崩溃。
也有士卒大声叫嚣不公,可是,用不了多久便会有人将他们带至暗处。
一番招待过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李贤已经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政府干预,所以他问心无愧。
揭榜之前,酒馆便是下邳城内的热点之一,等到揭榜之后,士子们或是庆祝高中,或是借酒消愁,都将各大酒馆挤的满满的。
董允、费伟点了几道小菜,也在酒馆治中。
四下里,俱是士子们高谈阔论的声音。
榜上有名,众人觉得颜面有光。
这可是举国选才,能够选中,说明大家都具有渊博的知识……
费玮、董允同样榜上有名,比起其他人,他们显得冷静多了。
“此次大考实在出入意料,废卷竟有一万多张,题目也出的刁钻古怪,我听说,徐元直曾经建议再开一场比试,专为交州子弟以及废卷士子,大将军却拒绝了”
“喔?这是为何?”
“大将军说要维护公平,此番选才,他已经竭尽所能,所以不想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