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阎圃来投,重设汉中郡府(第2页)

陈林听完一路无事,心中略安,陈家那么大的搬迁自然引起各方的注意,陈林只好上表朝廷说是陈家的家奴万人搬迁,直接隐瞒了八成百姓。有了汉中太守的名声,沿途各郡县官员都多少卖个面子给陈林,不愿为难上路的百姓。至于小毛贼更加不敢打主意,过万人的队伍,其中都有上千刀挺枪的军士模样的大队,哪里敢轻易招惹。唯一的困难就是路途的遥远,其中少不了累倒病亡,好在陈林粮食充足,不然还得忍受饥饿之苦。

陈林已经招人搭建了不下千座民房,第一队到来的万人中不过也是两三千户人家,如此再有半月的搭建,到来时,足够有三千房屋,也够万人居住了。陈林要将安阳数万人分置在三县之中,大肆开荒垦农,一两年后这些人安定下来,与当地融为一体,不说三县,就是整个汉中都稳稳地掌握在陈林手中。

如此又过十来日,高顺终于进入了汉中郡地界,陈林亲自来到西城县城外十里等候,将高顺等人接住。过万人的大队除了疲惫些,竟然让高顺管理的妥妥当当的,陈林点头认可,高顺统兵之能,不可小窥。高顺一来,三县的县令叫苦不迭,原本陈林下令接纳安置逗留在本地的流民,每县都有数千,已经够让三县县令为难了,如今突然多出过万人,听说往后还有数万。三县的县令开始像热锅蚂蚁一般,纷纷来寻陈林,说是粮食不足,陈林刚要说出粮食无忧,贾诩突然出声:“唉,是啊,粮食不足,民必生变,太守大人这些时日也是为此苦恼,不知各县令大人可有妙招?”

三县令知道这人整日跟随太守,只怕就是太守的心腹,自然不敢不理会贾诩的话,三县令都哭穷,说无能为力。这时贾诩又说:“太守大人上任汉中太守以来,郡府不存,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如今要些粮草都是无法,三县士族为本地厚望,不知可愿为太守分忧一二?”三县令一听,心中也突然灵活起来,是啊,三县虽说大户没有,可是小士族也有近十家,太守大人如今什么都没有,作为县令的面上也无光啊,不如联合士族,相助太守一番,日后少不得好处,这些士族也要仗仰太守大人不是。

三县令虽无大才,却也精明得很,一想到这点,一番合计,都说愿为太守分忧,三日后可设宴邀请三县大族。三县的县令一走,陈林也早想到贾诩之计,哈哈哈大笑:“文和啊文和,雁过拔毛啊。”贾诩笑而不语,三日后,果然三县士族一番说辞后纷纷或多或少的愿意为郡府重开而捐献钱粮,让陈林意外收获一批钱粮用于建设。

招贤令下发三个月很快就到,安阳的迁移也到了两批,两万余人,都让陈理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这一日,陈林见三月之限已到,决定与响午正式任命郡府众官,同时要给西城任命一名县尉,三县其他的官员陈林是不打算调动的,一时之间陈林还需仗仰三县辅佐自己掌握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