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袁氏满门抄斩(第2页)

今日整个洛阳都在谈论袁氏一族被诛杀的事情,吴匡郁郁回到军营,想起远在汉中的儿子吴班,吴匡多少有点欣慰,幸好当年将吴班送到陈林处,据说现在都成了副将了,若不是汉中太小,只怕吴班现在都是校尉的军职了,看自己混一辈子也才是校尉,这么多年了,都不见升。董卓的作为吴匡极为厌恶,可是又能怎么样呢,现在在洛阳,就连看守城门的事情都轮不到自己,看来这一千多部下,迟早也被董卓派人来接掌了。吴匡不甘心啊,据说汉中军乃是继孙坚之后第二个表示讨董的牧守,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就在汜水关外吗。吴匡一想,不行,必须得设法离开洛阳,想起陈林当年恩师乃是杨赐,而现在杨赐的儿子杨彪,跟董卓走得很近,不如去拜访一下杨彪。

此时皇宫中的董卓正在对李儒大发雷霆:“杀了就杀了,怎么的,他袁家聚兵反某,某就能杀他全家。”原来这将袁氏满门抄斩的事情是董卓一时兴起,并没有和李儒商议过。李儒得知之后大为震惊,因为且不说袁氏在大汉的地位,据报现在关东盟军之所以举步不前就是和这袁氏一门都在洛阳的原因有很大干系,这一下将袁氏除了,袁绍不急不怒才怪。想必不久盟军一定就会大举进攻,这回胡轸绝对不会那么轻松,还是赶紧将胡轸撤回汜水关,凭着这样的雄关据守吧,免得被盟军断了胡轸的退路。

其实董卓之所以下令杀袁氏家人,跟一直以来不停收到的匿名信有关,那些信件也不知道是谁写来的,总是说一些什么袁家要里应外合什么之类的,说多了,董卓昨日心头一起,就干了。但是董卓却容不得李儒来责问他,于是这才发了大火,一通乱砸之后,董卓安静了。对李儒喊道:“说罢,如今该如何?”李儒想起之前对董卓的态度,都有些后怕,也只有李儒,换成他人早不知死多少回了。此时见董卓安静了,还主动问自己,李儒不敢在追着问袁氏的事情,现在要做的就是补救。于是李儒:“主公,不日袁本初必定统帅关东反贼大举进攻,儒以为文才应退守汜水关,以免被断了退路,到时文才在关东与我军失去联系,粮草断绝,乃不妙,所以儒觉得文才应该退守汜水关。”

董卓虎声说道:“也不知道奉先此行如何,文才已经回信说未能将孙文台斩杀,希望奉先能有所收获。”董卓刚一说完,就有报:“报,温侯率部偷袭反贼,大获全胜,斩杀敌将十余人,斩首两万,烧毁粮草辎重无数,如今温侯正率军回归洛阳。”董卓哈哈哈大笑,大呼奉先不负某。李儒急忙说道:“主公看重之人岂能有失,此时关东军大败,正好文才撤退,主公。”

董卓对于汜水关之外那几个县城也是很不在乎,又不愿留太多兵马在那里,稍微一想,决定同意李儒的提议,将胡轸调回来:“好吧,那就叫文才回来吧,派李望远暂时守住汜水关,文才回洛阳同某说说话。”李儒知道,董卓对于部下将领都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董卓旧部都跟董卓非常的亲近的原因。李儒一想,就算袁绍等人进兵,汜水关有李蒙在,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再说胡轸回来,又不是带兵回来,而是快马单身回来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