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雄侯开元礼

第8章 水缸里种豆子(第2页)

 

可废了缸不说,张毅竟然还屁颠屁颠的铺上了隔层准备往里边倒黄豆,倘若真要被他一层层倒满,少说也要七八斤。

 

要知道,这可是粮食啊!

 

七八斤的黄豆磨成粉,然后和些野菜煮成糊糊,都足够全庄子几十号人吃一天了!

 

可偏偏张毅这家伙居然怎么劝都不听,口里还信誓旦旦的说就靠着这东西发财,张瘸子就差破口大骂我信了你的邪!

 

年轻人和老头的脑回路总会不一样。


张瘸子是心疼钱,到了林涛这边就不存在这一点了。

 

特别是张毅作为平安坊唯一一个读书人,固然也没读出什么东西来,但绝对不妨碍小一辈对于张毅,或者说对于知识的崇拜。

 

拒不完全统计,唐朝的读书人占全国人口的的0.08%。(真的只有这个比例,不足千分之一)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一千个人当中将近有一个读书人。

 

而且这个统计还只是部分统计,比如一些所谓的边塞之地估计连万分之一都达不到。

 

正因为如此,突然间在一群粗汉堆里出了个另类,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事实上在唐朝时期,知识大多都是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中,而其中又以山东集团为最。这些人打着有教无类的名号,却又固步自封、一边靠着学识在朝中出任官员,另一方面却又当起了大地主,靠着愚民策略维护他们的利益。

 

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寒门想要出头除了武勋一途之外基本上天路已经封闭,想出贵子.....做你的春秋大梦。

 

张毅固然算是寒门,但至少还有一个当了折冲校尉的死鬼老爹,再加上其他叔伯弄到的一些书反正自己看不懂最后就便宜了他。

 

这些年读下来虽然没从中悟出什么大道理,却也能写写画画,再不济也陈涛这种大老粗强多不知多少。

 

假如腰间系把剑,手中再拿着一卷书,走在大街上也能骚包的过一把士子瘾。

 

然而张毅现在最要紧的不是装逼,相反的最急切解决的是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