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巡视(六)(第2页)

小吏出身的矿长,哪里有什么战略眼光,被郑经如此一说顿时窘迫地满脸通红,连声请罪道:“臣有罪!没有想到臣的管理疏忽,会引起如此大的后果。

 

臣保证一定将这些不规范的操作改正过来,若是工人屡教不改,臣就将其开除,以儆效尤!”

 

“开除确实是震慑人心的一种手段,不过却不能当做常规的手段,不然失去的肯定比得到多。一个工厂若是频繁地开除员工,不管对错风评一定不好。

 

能用行政的手段就尽量不要用这种激烈的手段,在目前我们跟工人如此融洽的当下,还是不要用这种过激的方法进行处罚。

 

一旦工人被开除,他很有可能这辈子都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我们不能因为一件事毁了工人的一辈子,上位者一句轻飘飘的决定很有可能毁掉一个家庭。”

 

矿长无比羞愧,又对延平王身居如此高位还能如此善待底层百姓的思想无比的佩服,就这么短短一天的视察时间,就能矿长成了郑经的死忠。

此后一生的时间,矿长都在践行郑经这种爱民的主张,套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成了郑经的铁粉儿(连猪脚都有铁粉,作者君的铁粉儿在哪里?)。

 

煤矿与炼焦厂用一条木轨包铁的轨道连接,这边采掘的煤炭经过筛选之后就在轨道车的运输下进入炼焦厂炼焦。

 

这条轨道是在为以后的轨道交通做技术验证,是郑氏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样的轨道昌化钢铁厂,以及石碌铁矿都有。

 

轨道利用坡度有一定的倾斜,保证重载的时候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同时矿车上还有刹车系统一旦速度太快的时候,矿车上的工人就会启动刹车系统进行制动。

 

轨道交通还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如何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率地利用轨道交通进行运输是工官衙门给研究人员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

 

进入炼焦厂,引入眼帘的到处都是黑色的灰尘,似乎是来自地狱的颜色,看着这样的情景,郑经皱着眉头问道:“如此大的污染你们难道就没有想想办法,最起码也要抑制一下灰尘的散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