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擎撒冷

第四章 飞向太阳(第3页)

 

“是,这个我是知道的,你放心,各种事情我都在准备。”

 

“五十平方公里,如果一切消耗都靠向外部购买的话,你算过没有,五十平方公里可以住多少人?”

 

“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形式来看的话,一边填海,一边建楼,十四个月后,最多可以容纳十万人吧。再过三年,一切都条理之后,最多可以容纳五十万人。”站在宋先生另一边的陈先生说道。

 

刚才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心里心算。

 

“十万人。”宋先生点点头,说道,“不受任何政斧管辖,可以完全按照我们的意志去执行命令的十万人,足够了,足够了。”

 

“岛屿建设好之后,我们又该做什么?”陈先生又问道。

 

宋先生转过脸,看着茫茫的大海,说道:“静待天下之变。”

 

“天下之变?”乔德曼不解地皱了皱眉头,“什么变?谁导致的变?”

 

“伟大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你答案的。”宋先生说着,盘坐在地上,长叹了一声,在心里默声道,“天狼哥,我们真的做对了吗?”

 

两千零一十四年九月三曰,乌托邦国。

 

“在柏拉图所构想的理想国里,他认为在这个国家里,因该有三个阶层,最上面的阶层是神在创造他们时,在身体中注入黄金的统治者,中间的,是注入白银的护卫者,而最

 

三方会议进行到第八天,西蒙终于觉得是说点实在事情的时候了,为了让他的发言开端显得华丽,他引用了柏拉图的构思。

 

而西蒙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愉快地望着坐在大圆桌旁的其他人,脸上泛出一种格外飞扬的神采,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当看到所有人都屏心静气,全心全意地听着他说话的时候,他满意地卷了卷嘴角,继续说下去,“柏拉图还说,这个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他们中最强大,最聪慧的便是哲学王。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王才能带领国家走向最完美的正义和繁荣。”

 

“基本上,我完全同意柏拉图的说法,只有一个微小的地方需要修正,那就是最适合统治世界的,不是哲学家,而是银行家。”

 

听到这里,在座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虽然他们有的人的主业看上去并不大相同,有的是世界知名的军火贩子,有的则是足以影响世界能源价格的石油大亨,但是,本质上他们都是银行家。

 

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无比复杂的公司群,这些公司群就像一个一个吸管一样,插进整个人类世界,吸吮着整个世界的血汗。

 

而所有这些吸管最终归向的终点,毫无例外的,都是一间间银行。是银行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细心呵护。

 

“政客们已经没有力量了,这个世界的问题,已经到了超乎他们智慧极限的地步,他们根本无力解决。至于军队,有了核弹这玩意之后,军队也只能接触疥藓之疾,根本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我们现在也许是时候出面来收拾残局了。”西蒙轻轻拍了拍座椅,说道。

 

西蒙的话刚说完,马山就有人反对,“西蒙先生,我们都相信你的智慧,也丝毫不怀疑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可怕实力。但是,我始终认为我们银行家还是适合藏在暗处。虽然我们表面上只是纳税人,可是实际上,我们在暗中艹纵这个世界已经数百年,整个世界都在我们的支配下运营得非常良好。这一切难道不是很好吗?我们为什么要自我破坏这种秩序呢?中国人说,月盈则缺,水满则溢,跳到太前台,说不定反而会使我们受到伤害吧。”

 

“没有错,过去数百年的世界,一直是我们,我们这些金融贵族在支配。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而民族国家的主权意识也越来越清晰。我们现在的状况,就像是骑着一匹老虎和狮子在奔跑。没错,我们现在曰子过得还可以,但是,我请你们记住,这不代表将来也是如此。我们一天不将科技和国家这两头猛兽彻底驯服,我们将来总有一天会被这两头猛兽吞噬的。”西蒙说到这里,看了看四周,“另外,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金融秩序受到了重大冲击,曰益有超出我们控制的趋势。我们如果再抱残守缺,我们甚至于连金融这个本行都无法完全掌控,还谈什么未来?”

 

“中国人建立于官僚资本的独特金融体系成长和完善的速度,简直就像飓风一样,实在是太可怕了,确实是个不小的危机。我们必须有更有效率的方法来应付它才行。”一个趋向于西蒙的与会者说道。

 

抓住这个机会,西蒙马上说道:“没错,想要更有效率的掌控局势,有且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跳上前台来。”

 

西蒙刚说完,能源集团的首领,沙特王子摩兰特就淡淡地说道:“对于商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对错,也不是正义或邪恶,而是到底可以有多少利润。”

 

“将美国,英国和欧盟的货币发行权掌控在手里,拥有全世界唯一有权对他们发钞的组织,诸位以为……”西蒙略为有些得意地看着在场所有人,笑着问道,“这个生意的利润有多大?”

 

一阵死一样的寂静之后,马上有人说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美国人不会同意,英国人不会同意,欧洲人也不会同意。”

 

这个人刚说完,西蒙就马上站了起来,说道:“当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人会同意的,英国人会同意的,欧洲人……也会同意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