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长安大道阻且长(第2页)
但这一时刻,第五琦突然觉得,自己满肚子的理论,都比不上岑参转述的那句话来。
经济,乃是经世济用,使天下财富如血脉一般流通起来,所经之处,人人获利,生生不息
“这当真是叶司马文中所言……那篇文章呢,岑公大才,这等雄文,定然能倒背如流了,还请口诵,让在下长长见识”
在那里愕然许久之后,第五琦一把抓住岑参,迫不及待地问道。
此时文人,因为书籍珍贵,大多都有将文章背下来的习惯。在第五琦看来,叶畅这段话如此惊才绝艳,那么整篇文章也都应当是非常出色的。岑参应当将之背了下来,只要听他背一遍,想来其中深刻的内涵,自己能窥视一二。
“这个……这个……”岑参有些愣住了。
“岑公,还请勿吝啬,将此等雄文赐教于我”第五琦只道他是假意推托,便又道。
岑参挠着头,于笑了两声。他的志向乃是立功边塞,对于叶畅的新经济学不大感兴趣,虽然在与叶畅的争论中能背诵其中一些给他印象深刻的句子,却并不等于叶畅那篇半文不白没有什么文采的文章,他能够背下来。
“若是第五公真有兴趣,何不与我一起前去见叶司马?”他解释了一番之后,便又道。
第五琦愣了好一会儿,显然内心深处在犹豫,但终于还是叹了口气,摇头道:“叶司马能提出经济一词,我这点本领,对他没有什么用处啊……与其背着背主之名去那尸位素餐,倒不如闲居在家啊。”
“怎么可能叶司马请你去,乃是有大用,别的不说,如今便有一件事情,正需要借助第五公的才智”岑参觉得有戏,当下又灵机一动,想起路上所遇种棉之事,便将之说了出来,然后又道:“第五公可有法子解决此事?”
第五琦又是愣了半晌,终于苦笑道:“叶司马思虑之长远,非我这庸碌之辈能比,我哪里能有什么方法不过,听得此事,我倒是愿意附于骥尾,看叶司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五琦乃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理财专家之一,对于货币,他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敏感,正是因此,他听得岑参转述的“棉吃人”这个词中,隐约看到了一股大潮在涌动。
这股大潮之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听得第五琦如此说,岑参大喜,知道今天自己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就在岑参这个经济学二道贩子忽悠第五琦的时候,叶畅此时正面色难看地坐在李林甫府中。
并不是因为坐在门房等候而面色难看,他现在的位置在李林甫的月堂之中,也不是因为被晾着而心情不好,事实上他刚到,李林甫便请他入月堂相见,更不是李林甫给了他脸色看,相反,李林甫从见他起,面色和煦,甚至可以说面带春风。
但想起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历史典故,想到他在这里几乎没有谈任何正经事,就是陪着自己喝茶闲聊,甚至谈风花雪月,叶畅心里就不寒而栗。
李林甫是真怒了,自己从种种迹象中得到的推测,现在已被证实。如今李林甫对他,不过是虚以委蛇,根本不是以往的推心置腹
“李公,我此次入京,未得圣旨,此事还请李公……”
“小事,小事,此等小事,你如何需要在意?”
“李公,登州司马之职……”
“听闻十一郎你在辽东将自己的战功还分了一部分给安禄山?做得好,做得好,有古之名将风范。”
“李公,既提及辽东,往辽东移民之事……”
“辽东地广人稀,有不少胡蕃,又离新罗近,胡女和新罗婢风味,与中原大不相同吧?”
半个时辰当中,叶畅与李林甫的对话,就充满着这样的内容。叶畅此次进京,事关重大,连招徕第五琦这样的大事,他都只能委托岑参代劳,哪里有那么多时间与李林甫在这闲扯。
可是李林甫不是杨慎名,他不敢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