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圣者晨雷

第366章 全盘唐化何行之(第2页)

“唉,想明白了,惜哉,仆久居华夏,归国之后,未必能受重用,若是仆能于鄙国得志,必行大道,依附大唐……”

 

叶畅笑了:“贵国大化革新之前,忠臣岂有权势,苏我氏权倾天下,我观贵国如今朝政,亦类其时。”

 

这就是赤裸裸地挑唆晁衡归国之后发动政变了,或者晁衡本人对此没有兴趣,但叶畅深信,晁衡所结交的其余遣唐使中,肯定会有人对此感兴趣。果然,晁衡闻得此言,身体微颤,默然无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又道:“仆尚有一事欲求中丞。”

 

“何事?”

 

“鄙国僧人,虽是出家,却无高僧大德为之授戒。如今贵国鉴真法师,愿去鄙国弘扬佛法,五渡而未能成行,此次欲随仆一起东渡,还请叶公行个方便

 

叶畅顿时想起当初在洛阳时曾反复来寻他的那两个日本僧人,看来鉴真东渡还是象原本的历史那样,历经千难万险却仍然未成啊。这也难怪,大唐航海突飞猛进地发展,也不过是这两三年的事情,而且大海船颇贵,非鉴真能买。

 

鉴真既是有意东渡,叶畅绝对不会阻拦,此人在日本佛教传播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他跑到日本去,日本上自大王下至百姓,一个个将口袋里最后一枚铜子都掏出来礼佛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好,不过有一事还请见谅,船只出海,载重有限,凡所带之物,当须检查,然后再登船。”

 

“此乃应有之意。”晁衡松了口气,这样一来,他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打扰叶公,仆这就告退了。”

 

晁衡出了叶宅,径直向自己住处行去,但走了一半,又折向,转往鸿胪寺

 

日本这一批遣唐使便住在这里,晁衡到此与其相见,正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等听他说了与叶畅交涉的情形,一个个面面相觑。

 

“叶中丞当真如此说的?”

 

“是,他言下之意,愿意居中,为大唐与我国关系更睦而出力。”晁衡道:“辽东海船,天下无双,若得其相助,则我国大兴之日可期矣”

 

“据我所知,这位叶中丞行事,向来所谋长远,他会不会是图谋我国?”副使吉备真备算是猜到了叶畅的用心,他忧心忡忡:“大唐会不会将我国如南诏一般?”

 

“南诏蛮夷小国,叛逆祸乱,大唐诛之,乃师出有名。我国悬于海外,向来恭顺,又是大国,与大唐并无领土纷争,叶中丞便是有心,亦无大义名份。”晁衡不赞同:“而且,他之心意,我亦知晓,他是看中了我国矿山了。”

 

“矿山?石见银山?”藤原清河面色一朝:“朝廷如今收益,极为仰赖石见银山,岂可轻与外人?”

 

“不是石见银山,其余矿山。”

 

“其余矿山亦不可,若再有一座石见银山,岂不可惜?”藤原清河道。

 

“呃,他之意思,乃是他拥有矿山开发之利,但要向朝廷缴纳矿税,朝廷可派使监矿……至于朝廷与他的收益分配,由双方协议。他保证,朝廷得大头,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众人听说不是所有好处都归叶畅,而且如何分法还有商量余地,顿时来了精神。

 

能被派到大唐充任遣唐使的没有傻瓜,他们回国之后,是被重用还是靠边站,前途都不可知,但若能和大唐财神爷叶畅搭上关系,能从日本的矿山经营中分一杯羹,至少混个富家翁,那是绝没问题的。而且凭借这财富,获取相应的政治地位,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是如此,阿倍君,不知是否方便,让我们拜谒这位叶中丞。”正使藤原清河道。

 

“此事有些难,待我看看,有没有好的时机。”晁衡道。

 

与叶畅的关系,将是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轻易让给别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晁衡心中,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叶畅与日本往来的中间人。

 

“这位叶中丞,当真是了不起,他在辽东的事情,不亚于班超,在云南的事情,不亚于诸葛亮……可惜,这样的人物为什么就不出现在我们日本呢?”吉备真备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