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箭芒锋利指阿谁(第2页)
陆羽隐约觉得,叶畅似乎是有意无意地在推动这一进程,而他修路、疏浚水道、办邮政等事情,则是在缓解这一进程中产生出来的问题。但叶畅终究只是一己之力,天下还是李唐的天下,他的好心,也只能照顾到他视线所能及之
江淮,甚至江南,非叶畅之力所及处,那里的情况,很不乐观。叶畅通过水路、辙轨,将江淮的粮食大批运送到中原,缓解关中的粮食压力,可这样一来,江淮的粮食价格就在上涨,青黄不接之时,甚至以菜为食。
此等情形再发展下去,恐有不测之风云
陆羽虽然年轻,见识并不多,却也有这种感慨,各地地方官岂会不知。但如今天子,好大喜功,爱听粉饰太平之语,骄奢淫逸,厌见犯颜直谏之人,谁会和自己的前程过意不去,拿这等事情去扫天子的兴致
正琢磨着自己的心事,陆羽听得身边诸人呼道:“啊呀,好快”
他一抬眼,便见岳曦又将一题答案交了出去,看神情,甚为轻松。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子监算学馆那边,一个个脸色都青白交替,显得压力极大。
“四题了……旅顺书院这边转眼就做好四题,这才过了多久,一刻钟还不知有没有”有人看了一下放在一边的滴漏铜壶,惊得呼了一声:“刚好一刻钟”
总共十题,一刻钟就做掉了四题,先不论对错,单说速度确实让人吃惊。
“为何会如此,莫非国子监算学馆有意放水,出的都是些容易题?”
“倒是听说过有人操持赌盘,意欲押此试胜负……”
“休得胡说八道,此次大试,干系到国子监算学馆的名头,甚至于系到算学馆博士、诸生前途,如何会放水?”有通事理地冷笑道:“你们也不想想,这些算学馆的诸生,要靠着这算学本领担任官职的,若是输了,岂不是说他们还比不上叶中丞私学教出的弟子?”
“那为何旅顺书院做得如此轻松?”
“实力,实力上的差距你懂不懂,若是算学馆的博士、诸生与旅顺书院的算学本领相差甚远,他们出的题目,又怎么能难得住人?”
“差距……有这么大?”听得这句,周围的人都惊呼出来。
城上李隆基也觉得有些尴尬,从目前来看,国子监算学馆与旅顺书院的算学水准,相差真的很大
“叶畅,看来你之信心,不是没有来由啊。”他斜斜看了叶畅一眼道。
“陛下所指?”
“绝对优势啊,如此看来,大约有个两刻钟你们就可以胜出了。”
“圣人有所不知,旅顺书院以周礼之法授算学,与算学馆自然不同。”
“周礼之法?”李隆基想到叶畅的那份奏折,笑着摇头:“你所说周礼不过是六艺罢了。”
“正是,《周礼保氏》所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排名虽有先后,但重要却无主次。据臣所知,国子监算学馆名为算学馆,实际上还是以诗书文章为主,算学只为其辅,在其教学研习之中,十不占一。而在旅顺,算学与书艺礼乐射驭一般,为书院显学,打小便极为重视。有此差别,故有此结果。”
李隆基微微点了点头,他看了叶畅一眼:“为何你要如此重视算学?”
“臣以为,天下诸般大道,离不开算学为基石。”叶畅轻轻顿了顿足:“修葺城池,开掘河道,收取算赋,支应军粮;春种夏收,秋贮冬藏,渔猎商贩,百工兴旺。此等事情,离开算学便会生乱。”
说到这里,叶畅看了杨钊与王一眼,这二人为了在李隆基面前争宠,搜刮百姓以为理财手段,逼得百姓穷困,也极大影响了辽东工业品的市场,这等蠢物所为,叶畅岂有不知。他觉得,这个时候,正是一个机会,当下便又道:“臣说一句直言,当初前朝杨广手中,若有精通算学之辈,且能信而用之,想来运河之役,辽东之征,不至于招致天下怨愤,身死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