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圣者晨雷

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摇(第2页)

 

很快消息就打听回来:史思明入长安了

 

“什么,史思明入长安?”王维、王缙面面相觑:“来得……好快”

 

“难怪安贼敢倒行逆施,原来他的援军就在这里”王缙旋即想明白,为何安禄山在大敌当前的情形之下,仍然敢不顾一切,撕破与李亨的盟约,发动二次政变

 

史思明带入长安的军队数量足足又有十万,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他招揽来的契丹、奚、突厥等族,原本在大唐北面边疆与范阳、平卢打生打死的胡人,终于被他们引入了中原

 

这样一来,安禄山兵力复振,叶畅再度处于不利之局

 

更重要的是,史思明大军来得如此迅速,叶畅未必得到了消息,很有可能会被史思明打个措手不及

 

叶畅知不知道史思明大军已至?

 

距离长安城百余里外,武功县,叶畅长长伸了一个懒腰。

 

“逆贼已退至金城,在那儿聚集重兵,重组防线。”在他身边,卓君辅目光闪闪发亮:“郎君,让我去把金城夺来吧?”

 

“不急,不急。”

 

下一步如何作战,叶畅早有安排,他还在等。

 

“为何不急,如今正是最好时机,贼人胆破,退回长安,势必内讧”卓君辅奇道:“郎君不是说过,长痛不如短痛,要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么?”

 

“正是为了长痛不如短痛,所以才要再等等,若……”

 

叶畅正说间,突然听得外边道:“启禀叶帅,有人求见。”

 

“谁求见?”叶畅身居高位,事务繁多,自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见他的,故此卓君辅问道。

 

“来人自称自长安来,带着最紧急军情,他还说,他叫李泌。”

 

“李泌?那是什么人?”卓君辅挠了挠头,看着叶畅道:“此人有名么?

 

对方既然报名求见,而且强调自己叫什么名字,想来这人是叶畅认识的,卓君辅故有此问。听得他相询,叶畅点了点头:“确实是位名人,与前日到我军中的刘公一般,乃是着名的神童。”

 

那位刘公,乃是刘晏。当初叶畅想要请他相助,但那个时候刘宴并未出来相助,而是举荐了别人。此后刘宴在长安城中为侍御史,他性子机警聪明,在政变爆发之后虽然没有能够跟着李隆基一起逃脱,但在次日便贿赂兵卒乘乱出城,闻得李隆基西巡,他便一路赶来,其间为了躲避安禄山军士搜捕,颇吃了不少苦头,终于到了李隆基处后,李隆基知道他颇有财计,便打发他到军前为叶畅效力。

 

“若真有刘公的本领,那倒也好。”卓君辅道。

 

刘晏甚是聪明,虽然这些年并没有跟在叶畅身边,但凭借着他与第五琦的关系,对于叶畅的经济理念甚是熟悉,也接受得很快。故此在到了叶畅幕下之后,寥寥数语,就让叶畅评价为“当世奇才”。叶畅也毫不犹豫地委以重任,将自安禄山部下反戈投诚的数万青壮交与他指挥,负责重修辙轨与运输补给。

 

“我先见见他吧,他不在长安城中与李亨一起,怎么跑到这来了”

 

叶畅见到李泌时吓了一大跳,因为此时的李泌形象甚是狼狈,丝毫没有以前世外仙人的飘逸出俗,倒象是上穷困潦倒的乞丐。

 

“李先生怎么会这模样?”叶畅惊问道。

 

“为避安贼追兵,又要赶时间,故只能如此闲话不说,叶公,请速速发兵入长安,救陛下于水火之中”

 

叶畅眉头顿时一拧:“陛下好端端地在雍县,却长安救什么陛下?”

 

“这……”李泌顿时想到,叶畅可是从来没有承认李亨登基的事情他略有些尴尬,然后道:“是我嘴快了,太子为安贼所控制,如今危在旦夕……”

 

“自逆亨叛乱之后,朝廷并未再立太子。”叶畅淡淡地道:“李先生,你我各奉其主,休要在言辞上再耍什么玩样了。”

 

他对李泌的印象原本还好,但去年年底,李泌突然到洛阳去见他,与他讨论了一番道统,还替太子李亨表露出愿意与他和解之意。当时他就怀疑这背后有什么文章,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李亨只是在故布疑阵,明面上通过李泌与他和解,实际上却是暗中与安禄山相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