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国科技系统(第2页)
尤其是他那个大侄子朱瞻基,面对这么一个叔叔,随时都得担心,而要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干掉他。
哪怕他就此隐居,不管大明任何事,朱高炽可能会放过他,但朱瞻基都不会,就因为他的身份,他是嫡子,辈分还比朱瞻基高。
而且他也不想被自我囚禁,来到大明,身为朱高煦,可以说就是大明的第三号人物,他干嘛要自废武功?
朱高煦想着这条路不能走,这完全就是将自己命交到别人手上,这完全不是他想的。
剩下那条路就是争,然而问题是他该怎么争?
朱棣明显是要坚持立嫡立长的,而如今朱高炽也当了近三年太子,地位都稳固了,文官清一色都是支持朱高炽的。
他虽然有勋贵外戚支持,但他上面还有一个朱棣,这些人还能怎么支持?
他能争的,或者是能够做的,就是学李二,来一次大明版的玄武门。
然而问题又卡壳了,朱棣知道他的本事,在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后,就防着他这一手呢。
而且这些支持他的人,可未必会跟着他一起造反。
造朱棣的反?
他在军中再有威望都很难成功,然而一旦等朱高炽继位,他的成功率会越来越小。
毕竟朱高炽也不傻,肯定会有自己的安排,也在防止他来这一下。
前有李二的玄武门,现在又有朱棣的靖难这么一个典范,只要脑袋正常,谁都会防着他来这一手,谁让朱棣带了头。
至于出去就藩,那更加的没有机会了,支持他的人都会逐渐离开,他手下的那些人恐怕都要被分化。
更为重要的是,只要离开朝廷,他就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至于再来一出靖难?
这事想想就行了,有朱棣这么一个例子在前,只要他去了封地,他都能够想到,后面他的军权肯定要被削。
朱高煦头疼了,这么一番想下来,似乎只有争这一条路,但偏偏没了先机,成功率也很小,非常的小。
而更加头疼的是,除了这些困难,还有一个与他貌和心不和的朱高燧呢,朱高燧这个老三,也是有想法的。
再想想历史上朱棣对他的种种利用,用他去对朱高炽,自己在后面掌控局势,什么子类父,什么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的话,可是一个劲的忽悠着他。
哪怕就是在靖难时期,朱棣都是一个劲的忽悠着他,因为靖难后一样没实现,什么让他为太子?
更重要的是,朱棣对朱高燧,更加的宠爱,当初朱棣思考立储时,他是知道的,朱棣甚至考虑过朱高燧。
朱高煦都能想到,恐怕正是因为他太猛了,在军中威望太高了,深得勋贵外戚人心,朱棣要是真立他为太子,恐怕朱棣都得时刻担心自己被迫成为太上皇吧?
哪怕就是现在,朱棣对他的防备都不小,就担心他来一出玄武门。
就这样一个情况,他倒是想争,毕竟他可不想被那样弄死,但该怎么争?
想了一阵,朱高煦突然眼前一亮,现在不是要打安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