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若皇后不测,王爷您回不回?(第2页)
但大部分,都只是抚恤少量钱粮,以及些许布匹。
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真正落实到,加上朝廷节省开支,这些都在被收紧。
要是真按照洪武时期定下的抚恤,朱棣靖难时期,以及打安南,包括历史上多次北征,朝廷一年就那么点银子,哪有那么多钱粮用于这些抚恤?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抚恤,切实的落实下去,他要看看,朝廷会不会将这笔钱粮真的全额发放给
朱棣要是发放,最终承情的还是他,因为他已经提前告知了,除非朝廷在他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部分抚恤。
而即便是发放,但凡这笔钱粮过几次,或者直接将军中的这些现象全部取缔。
但这样一来,大军大换血,必然会产生动荡,加上大明后面没多久就要出兵鞑靼了,依照大明这个体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然而朝廷若是不发放,这些已经知情的大军,必然会对大明朝廷产生不信任,这些人,今后又将会有多少为大明卖命?
这笔钱粮支出对他而言确实负担不小,但他必须要开,因为他想要收这些明军的心。
这支明军,朱高煦已经差不多可以确定,退回大明以后肯定是用来防范他的。
现在有了这个做法,大明发放抚恤他的人情,不发放或者减少抚恤,他更得这些人的情,到时这些用来防范他的明军,还会跟他拼命?
这次的钱粮,在朱高煦看来,出得就很值。
朱高煦的话音落下,张辅一时有些心疼,他虽然在乎这些,但这是对明军的,他也知道如今大汉刚立国,自己的大军都是一大笔支出,如今又给明军,他是真怕财政崩溃了。
李定荣闻言,却是一点心疼都没有,看向朱高煦的目光都无比的敬佩,他所想到的,也是朱高煦所想的。
这是无比有利于朱高煦的,哪怕他是负责财政的,他也知道如今大汉的财政问题,但他依旧无比赞成。
“王爷,臣建议应该将大明的那些将校,以及锦衣卫一起拉着去看,让所有明军知道,此事大明也是知情的,效果会更好。
除此之外,抚恤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也不需要多少,只需要少许,效果同样会再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