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打造商业经济区(第2页)
同时再将各个港口到汉京、清化之间,以及连接内陆的道路修建起来,到时大汉将会成为全世界最为繁华的集贸之地,世界商品全部都在大汉进行中转亦或者交易。
那时仅仅凭借商税,大汉的国库都不会差钱。
尤其是我们有着先进工艺的前提下,往外贩卖各类商品,更是能够让大汉大赚一笔,又何乐而不不为?”
教育的扶持,朱高煦是绝对要实行下去的,现在他必须要将基础做好,不然后面大汉的疆域一直扩大,人才不足的问题将会一直困扰着他。
眼下只要做好,顶多就是苦几年,后面逐渐都会好转。
而商业更是朱高煦要做的,刚才他说的那些,其实本应该是发生在大明身上的,可是大明的国策原因,如今他这里同样有着各种先进的工艺,正好将这个优势发展出来。
大明有禁海的资本,大汉可没有,两者的体量完全不同,要是他也禁海,大汉是真的难以发展起来。
只要商业发展起来了,外面的银子源源不断流入大汉之内,大汉只会越来越富有。
商人确实不事生产,但商人带来的利益,也是不一样的。
成为商业之地的核心是要有核心的产品,在大明不参与的情况下,大汉完全可以实现。
而且随着他的荣耀点获得,今后大汉的核心产品只会更多,全世界的商人都会被吸引到大汉这里来。
李定荣听着朱高煦所说的,心头一时震撼,他没有想到朱高煦竟然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国库的收入,这个法子,他一时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了。
因为以他的认知,根本无法判定这样做了之后,大汉究竟会成为什么样,他也无法想象。
李定荣到底是从朱高煦的幕僚出来的,对于这些自己想不到的,既然朱高煦要做,那就先做,做出来见到之后,不合适再取消就行了。
“王爷,既然要发展商业,臣建议还应该像大明那般组织出海的舰队,外出宣扬大汉,同时带上大汉的商品,去往海外诸国。
以此让周边诸国能够更快知晓大汉,并且前来大汉经商。”
听着李定荣开始查缺补漏,朱高煦欣慰的笑了,他愿意用李定荣的原因,何尝不是有这层呢,这样的人,用着才是最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