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朱棣以朱高煦与姚广孝进行的赌约,朱棣的魄力与决意!(第2页)

但他如今是皇帝,现在他需要姚广孝为他做事,哪怕他知道姚广孝隐居是为了什么,他也只能打破。

“太师,这个赌便是赌汉王是否会回来,若是汉王回大明,则我赢,反之,则太师赢。

若是太师赢,我可以答应太师任何一个述求,只要太师说,我竭尽全力为你做到。

而若是我赢,我希望太师能去一趟顺天府,负责在顺天府推行摊丁入亩。”

姚广孝还是没有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目光震惊的看向朱棣,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棣居然还在想着推行摊丁入亩,这是如今的大明该实行的国策吗?

之前在鸡鸣寺,他可是与朱棣说得清清楚楚,合着他都白说了吗?

还有朱高炽也跟朱棣说过这些,朱高炽都与他说过了,朱棣都没有听吗?

如今的大明是只要休养生息,民生就会逐渐提升,根本不用变法。

除非如今民生的提升已经到顶,必须要依靠变法才能进一步提升,那他认同,但现在明显不是时候啊。

而且北地的危险不顾了?还率先在北地开始进行。

南方更加复杂,真要让大明天下不安的推行吗?

尤其是只要实行摊丁入亩,朱元璋之前定下的许多国策,都会被废除,朱棣不是最看重这点吗?朱棣不是最担心怕下去后无颜去见朱元璋吗?

还有官绅到底要不要执行?藩王又该怎么对待?宗室的禄饷制度也要不要改?

虽然朱棣说的只是在顺天府,是朱棣的老巢,没有其他藩王,北地的官绅也没有南方的多,但只要在顺天府实行了,朱棣真的会不在天下推行?

而且顺天府的那些官绅,如今还存在的,基本都是当初支持朱棣靖难的那批人了,朱棣这是想要做什么啊?

姚广孝头皮发麻,他现在不敢去想那些后果,他也相信朱棣不是那种没有脑子的人,作为皇帝,这些问题,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这样说的。

他现在再劝朱棣,已经没有了意义,这个状态的朱棣,不会因为别人的劝说,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朱棣看着姚广孝神情的不断变化,也没有去催促,而是喝着茶,静静的等待着姚广孝平复心绪。

他知道姚广孝如今内心的不平静,他也不介意等待一些时间。

摊丁入亩的实行,从表面来看,在朱棣眼中,就是利于朝廷的,虽然现在实行确实会产生很多问题,但他知道一点,那就是以后实行,难道就不会产生问题了吗?

实行摊丁入亩,确实会改变朱元璋定下的一些规矩,但如今他不得不改,因为他相信一点,那就是真的是为百姓好的国策,他相信朱元璋不仅不会怪他,反而会支持他。

姚广孝不了解朱元璋,也没有资格了解,但他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作为在朱元璋平定天下时期就开始懂事的儿子,他知道朱元璋是多么的在意天下百姓。

在他自小之时,朱元璋就时常教育他们,要善待天下百姓,一定要对百姓好,只要百姓稳定,大明江山即可稳固。

他因为是通过靖难登基,他登基之初就废除朱允炆的一切政策,全部实行洪武时期的政策,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正统性。

但摊丁入亩,他深信一点,那就是朱元璋哪怕复活出现在他面前,也会赞成的。

这一点,在朱棣眼中,已经足够了。

与其将这个政策交给朱高炽或者朱瞻基去执行,不如他自己来执行,因为无论是朱高炽还是朱瞻基,对朝堂以及天下的把控,以及自身的威严,都比不上他。

尽管有很多人不待见他,有很多人不满他,但只要他在位一日,一日不死,那些人,敢有霍乱大明天下之心吗?

这就是他朱棣的威望,靖难上位也有靖难上位的好处,那就是世人都知道他的狠,会更有顾忌。

不管好名还是恶名,能产生好的效果,那就是好名。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他要做的,就是做到自己问心无愧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