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朱棣的大明版摊丁入亩,让朱高炽与朱高燧‘忧愁’的朱高煦回京(第3页)
为了让姚广孝不再归隐,他可是用朱高煦的事情费了很大的心力才做到的,朱棣可不想将姚广孝给逼回去了。
虽然他是大明皇帝,但对于姚广孝,他若是明着太过逼迫,
一个靖难的策划者,与他的关系非常的好,靖难时立下极大的功勋,若是都晚年不保,其他人会怎么想?
所以他只能用这些方法让姚广孝再度出山,也是姚广孝也了解他,愿意帮他,对姚广孝,朱棣还是愿意多给一些宽容的。
因为这个人,是真的没有任何朋党,他不介意树立一个标杆,给其他人看。
两人继续聊着,方方面面,几乎都有谈论。
赵王府,朱高燧回到王府后,就一个人静静的思考着。
他在想着朱高煦来到京城后,该怎么劝朱高煦留下来。
朱高煦会不会回来这个问题,其实他是真不确定,他只能按照朱高煦以往的性子推测,他相信朱高煦不会真的舍得不要这大明天下的。
因为朱高煦只要不回来,就再也别想和朱高炽争了,他坚信朱高煦不会放下自己的野心。
这段时间朱高煦不在,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那种无力感,他一个人,是真的没有丝毫与朱高炽抗衡的可能。
这次朱高煦若是回来,他必须要想办法留下朱高煦,哪怕朱高煦如今没有了势力,但只要朱高煦这个汉王身份还在,就可以了。
正好斗倒了朱高炽,朱高煦还没有能力和他争,现在的朱高煦,太适合做盟友了。
“多好的机会啊,可是该怎么让老二留下来呢?”
朱高燧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只有留下朱高煦,他才有可能斗倒朱高炽,而只要斗倒朱高炽,如今的朱高煦没有丝毫能力继续和他争,朱高燧是真的心头火热啊。
这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机会那么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朱高燧不断思考着,想要想出一个法子来留下朱高煦。
东宫,朱高炽回来后,并没有继续处理国事,和朱高燧一样,同样在想着朱高煦的事情。
朱高炽就没有像朱高燧那样极端了,他也相信朱高煦会回来,但他相信的是朱高煦与徐妙云之间的母子情。
他比朱高燧清楚太多了,这个家,真正对朱高煦好的人,只有徐妙云。
小时候朱高煦顽劣,朱棣不喜,除了那帮武勋,其他人也看不惯,只有徐妙云耐心教导朱高煦,朱高煦后面能够有那些本事在身,离不开徐妙云的教导。
哪怕是靖难之后,徐妙云同样对朱高煦很是爱护,准确来说,徐妙云对他们三兄弟都爱护,但因为朱高煦脾性无常的原因,徐妙云对朱高煦的关注会更多一些。
至于朱高煦会不会记着这些,朱高炽也相信,因为作为对手,他很清楚朱高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朱棣问他时,他才无比的坚定,他相信朱高煦会回来。
若是其他人去世,朱高煦基本不会回来,但徐妙云,他们的亲娘,朱高煦一定会,这就是他对朱高煦的了解。
但现在问题来了啊,朱高煦一旦回来,他到时候到底要不要帮着点朱高煦。
若是不帮,他这个兄长未免显得无情无义了,朱棣恐怕都会对他有想法,而朱高煦在外面,对他和朱高煦而言,是很好的方式。
但若是帮了,就会直接得罪朱棣,毕竟如今朱高煦的大汉还有十多万军呢,加上朱棣之前对朱高煦的防备,他帮朱高煦,这不是自己往坑里跳?
朱高炽有些烦躁,因为这横竖不是人的抉择,是真的难。
朱高炽其实是真挺想朱高煦留下的,这不是因为兄弟情深,而是现在的朱高煦留在大明,已经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威胁了。
即便朱高煦在大汉的那些可以调回来,但大军是肯定不可能调回来的,朱棣也不会同意。
而那些人当初抛弃大明一切跟着朱高煦出去,然后又要返回大明,这些人绝对要炸锅,直接和朱高煦离心离德。
那些人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跟着朱高煦出去奔一个前程,结果最终又回到大明,那些人不疯才是怪事,他又有什么担忧的?
但他偏偏不能真的这样做啊,不然朱棣绝对会对他有大想法。
如今他什么都不怕,朱高煦留下也不会对他造成威胁,朱高燧更是比朱高煦都远远不如,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朱棣的态度。
朱高炽很愁,愁苦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