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朱高炽的决定,朱高煦入京!(第2页)
朱高炽真正喜欢的,其实是另外一个儿子,奈何,他没辙,朱瞻基的位置,他也没法动。
而且立嫡立长,这是规矩,他自己也是这个规矩的受益者。
另一边的朱瞻基在下去后,走在途中,让人准备了热汤,来到一处殿宇,这是东宫处理事务的地方。
“杨学士,黄学士,这么晚了,见你们还在忙,家父让我来送些热汤。
今年比往常都要冷一些,以免冷着诸位,可要保重身子。”
朱瞻基让人给每一个人送出热汤,又添置碳火。
杨学士,如今的左春坊大学士,也兼任左谕德、翰林院侍讲,同时承担递送朱高炽与朱棣之间的文件往来,辅助朱瞻基学业,且不定时为朱棣讲解周易的杨士奇。
黄学士,因解缙被贬,现为如今大明永乐朝右春坊大学士,黄淮。
一众官员听着朱瞻基的话,心中都是暖洋洋的,无比的感动,纷纷起身谢恩。
并不是向朱瞻基谢恩,而是向着朱高炽所在的宫殿跪下谢恩,哪怕朱高炽不在这里,但这里发生的事情,每个人都很清楚,必然会传到朱高炽的耳里。
“谢太子殿下关怀,臣感激不尽,必将用心处理国事,辅佐太子殿下。”
杨士奇与黄淮领衔谢恩,起来后,周边的人逐渐被两人以各种理由支了出去。
“有劳世子。”
杨士奇与黄淮不断与朱瞻基聊着,声音不小,哪怕是在门外的侍卫也能听见。
然而此刻朱瞻基却是在一张空白纸上书写着,纸上的内容很快呈现在杨士奇与黄淮眼中。
黄淮也开始用笔在纸上书写着,以这样的方式,朱瞻基待了一会,全部说清后,那些纸全部被放入火中燃为灰烬。
等其他人将杨士奇与黄淮吩咐的事情做好回来,朱瞻基又停留片刻,才缓缓离去。
而当朱高炽听闻朱瞻基以他的名义给杨士奇、黄淮等人送去热汤,添加碳火,欣慰的笑了。
数日时间过去,京城之外,一支数十骑的骑兵逐渐向着京城靠近,随行的还有一辆马车。
前行的速度虽快,但似乎是为了顾及马车内坐着的人的感受,又有些慢。
直到来到京城前,一行人在领头之人的带领下,缓缓停下。
“走了个多月的时间,总算是到了啊。”
说话的这人,正是朱高煦。
此刻朱高煦看着京城,心中满是感慨,如今他又回来了啊。
尽管回来后还要再出去,但出去的时间,他也没有多大把握确定有多久。
从他确定回来之时起,大汉的事务就让朱瞻壑暂管,李定荣、张辅等人辅佐,且该安排的,他也安排好了。
离开汉京后,就一路狂奔,既然已经确定回来了,朱高煦所想的就是尽早赶到。
看了片刻,朱高煦不再去想,而是来到马车前,翻身下马。
“芸妹,我们到京城了。”
韦婉芸缓缓从马车内走了出来,此刻的韦婉芸,脸色有些苍白,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消瘦,实在是全程赶路,朱高煦以及随行的人倒是没有什么,毕竟已经习惯了,但韦婉芸,从未经历过。
这一路,韦婉芸一句抱怨都没有,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让朱高煦慢点的话,一个人独自硬撑着,哪怕这个马车经过了朱高煦的改装,已经尽可能的保证舒适性了。
但沿路的颠簸,朱高煦心中也知道格外的难受,这一路,韦婉芸呕吐了几次,都是因为前期无法适应这样的行进强度。
“总算是到了啊,王爷,我们快入城吧。”
韦婉芸看着京城,很快回过神来,主动劝着朱高煦尽快入城。
朱高煦看着韦婉芸苍白的脸,虚弱的神情,心中一时有些愧疚,中途其实韦婉芸染疾了,朱高煦特意将兑换的丹药刮出来一些,放在水里让韦婉芸喝下,才痊愈。
其实他们本可以不用这么急的,因为怎么也赶不上徐妙云下葬,但朱高煦想要让京城的人看见他的态度,尤其是让朱棣看见,这对于他返回,很是重要,才一路急行。
“芸妹,这一路辛苦了,你先休息休息,等皇宫的人出来迎接,我们才能入城。”
这就是朱高煦不得不停下的原因,随行的人数十近百,清一色骑兵,虽然没有披甲,但全部都有武器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