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朱棣对朱高煦最后的教导,朱高煦隐藏的布置!(第2页)

朱棣是真的有些失望了,枉他刚才还对朱高煦抱有很高的期望,他都快要将朱高煦当做一个可以正视的对手了,结果却是就这?

他很想骂朱高煦,骂朱高煦出去之后怎么就这点长进,心眼浅薄,布置粗糙,只知用蛮力,一点博弈怎么都不明白。

对比起朱高炽,朱高煦简直单纯地像一张白纸。

但朱棣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毕竟他也没有正儿八经教导过朱高煦,这话徐妙云有资格说,他还真没有资格。

朱棣将心思都收了回去,也不再对朱高煦抱有更多的期待。

“老二,我很失望,这样的话,我想不到竟然是从你的嘴里说出来的。

你如今已经在外面立国大汉了,该长进了,你现在这样,怎么带好你的大汉国?

名声这东西,你以为我真的看重吗?恶名、骂名、美名,你以为我真的在乎是什么名吗?

从我举兵靖难那一刻起,名声是什么,我早就不在乎了。

只要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我不会去在乎那些虚名,没有实际意义。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相信我做的,后人也不会骂我,更不会认为大明永乐一朝,差了!”

“你们都以为我要名声是为了下去之后见你爷爷,编撰永乐大典是为了功绩,为了改善自己的名声。

但我告诉你,老二,你想错了,我确实在乎下去之后能不能见你爷爷,但我比你们任何人,都要清楚你爷爷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真的只是在乎这点而做这些,那我为何要出兵安南啊?我还会让郑和下西洋吗?

当初你爷爷可是将安南列为不征之国的,但我依旧出兵了,定下禁海,但我派船队出海了,我真的只是在乎这些吗?”

朱棣缓缓起身,气势勃然而发,尽显帝王的霸气。

“我让你们都知道的,你以为就真的都是真的吗?

你们哥三,恐怕都是那样想我的吧,你们还是太稚嫩了。

以前我没有怎么教导你,并不是我对你不喜,而是我没有时间与精力,我有多忙,老三或许不清楚,但你和老大应该都是知道的,而哪怕是老大,你见我又教导了多少?

今天给你说这些,是因为你如今为大汉的王了,你娘千叮万嘱,让我护着你一些,别让你在外面吃亏了。

也让我提点提点你,作为君王了,所想所做的事,已经与之前不一样了。

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想清楚了你再去你娘陵墓前守孝一月吧。”

这是朱棣对朱高煦最后的教导,他不知道朱高煦能够听懂多少,也不知道过后朱高煦能够长进多少,只看朱高煦自己的造化了。

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能够教导朱高煦的,也只能是这样了。

唯一让他庆幸的,就是当初就藩后,将朱高煦也留在了京城,毕竟那时是朱元璋的洪武时期,朱元璋的威压,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住,哪怕朱高煦再顽劣,在大本堂学习时,起码也是真的有认真学过。

这也让朱高煦起码不至于是个真的武夫。

徐妙云对他的叮嘱,起码是对朱高煦的叮嘱,他差不多已经做到了,朱棣自认问心无愧了。

要是朱高煦真的记吃不记打,他也不准备继续管了,毕竟这么大的人了,孩子都这么大了,他又能管多少。

想到这里,朱棣再度开口。

“瞻壑的消息我也知道,那小子不错,老大家那小子要是有瞻壑的一半,也不至于整天游手好闲,四处游荡。

你好好培养,这么好的苗子,可别练废了,以免像你一样。”

说完,朱棣便起身离去。

朱棣离开片刻,几个太监进来将里面收拾干净,各自缓缓退了出去,留下朱高煦一人。

朱高煦看着朱棣离开的背影,一时也是有些愣了愣。

“这人管得是真宽,我有一个好儿子我难道不知道培养?什么叫练废了?什么叫像我一样?我怎么了?我很差吗?

知道了我在大汉做的动作,也好意思说这话。”

朱高煦很是气愤,他丝毫不觉得自己差了,结果愣是被朱棣比,被从门缝里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