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各方准备,大明上下难得的团结一致!(第2页)
几人一会密聊,一会放开声音,说着对国事的担忧。
赵王府,朱高燧看着下发的圣旨,一脸的疑惑与沉重。
“老爷子,你到底是想做什么?之前老二出去,你想留下他,只是被娘阻止了。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你当真舍得再放老二回去吗?”
朱高燧始终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如果朱棣真的不想朱高煦回去,那就不会特意宣传朱高煦的孝了。
如今朱棣的做法,在朱高燧看来,就是已经没有了留下朱高煦的心思。
这个局面,是他极为不想看见的,他是必须要留下朱高煦,他才有后面的希望。
不然他的机会渺茫,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朱高燧格外的看重。
要说大明谁最想要朱高煦留下来,他朱高燧要是说第二,都没人敢说第一。
“顾晟,你说,皇帝这个圣旨,代表着什么?”
“禀殿下,小人不知,但小人知晓一点,圣心难测,殿下所见,未必为真。
此事有真有假,小人无法分辨。”
顾晟,朱高燧赵王府长史,是朱高燧的绝对心腹,基本朱高燧的决策,顾晟都有参与,并且还为朱高燧出谋划策。
朱高燧听着顾晟的话,直接乐了,圣心难测,他所看见的,未必是真的,此事半真半假,他难道不知道?还需要顾晟来说?
看似说了,又什么也没有说。
朱高燧也没有去怪罪顾晟,分析朱棣的想法,对于顾晟而言,确实太难了点。
分析不出来,虽然代表着不是那么有用,但要是真分析出来了,他反而得思考怎么重新对待顾晟了。
人可以聪明,但太过聪慧,就不好了,连朱棣的心思都能被猜出来,这样的人,用则用,防也得防了。
朱高燧坐在椅子上,淡然喝下一口茶,看向顾晟。
“本王想要汉王留在大明,留在京城,你觉得本王该怎么做?”
朱高燧直言不讳露出心声,顾晟知道他的事已经够多了,他也不在乎再多一件,而且除了顾晟,他也找不到其他人可以谈论这些事情。
顾晟这次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皱眉沉思起来。
半响,顾晟恭敬的看向朱高燧。
“殿下,如今皇上的想法还不明朗,小人建议不应直接提出留下汉王之事。
殿下可以亲情,向皇上倾述,请皇上让汉王多留些时日,只要汉王能够留在大明一两年,那么汉王回去与否,也不重要了。”
“嗯,不错,这个法子很好。”
朱高燧满脸笑意,只是笑得有些冷,有些阴冷。
听到顾晟所说,他才发现自己走到了一个误区里面,留下朱高煦一年半载,难度可就直线降低了。
这样一来,朱棣能够更加接受,一年半载的时间也不长,朱棣以往有段时间可是思念朱高煦得紧,毕竟朱高煦再出去,基本是再难相见了。
而至于一年半载后又该怎么办?
朱高燧笑容更盛,到了那时候,局势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朱高煦留下来的这段时间,他不信朱高煦什么都不会做,只要朱高煦参与一部分事,到时候朱高煦再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朱棣的态度,恐怕也会转变了。
待顾晟下去,朱高燧阴阴看向汉王府,笑得更开了。
“老二,我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啊,等你守孝回来,我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外面的苦,我作为你的弟弟,怎么能让兄长去吃那样的苦呢,留在大明享受,岂不妙哉,呵呵。”
夜间,东宫之内,朱瞻基没有丝毫睡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
这不是朱瞻基贪玩了,是在想着外面的花花世界,而是因为朱棣的圣旨,他也知道了,才睡不着。
他好不容易劝说朱高炽发力要留下他的二叔,结果现在朱棣这个态度,让他很是不安。
思考许久,朱瞻基最终还是离开了床榻,披着裘衣坐在椅子上,皱眉沉思着。
“爷爷,你不是想要他出去吗?怎么就变了呢。”
朱瞻基百思不得其解,下人进来开始给朱瞻基倒上热茶,只是在退下去时,桌上突然多了一封折叠好的密信。
朱瞻基当即打开密信,借着微弱的烛光认真看了起来。
这是杨士奇写给他的,信中只说了一件事,就是让他稍安勿躁,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