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朱棣的抉择,朱高燧立国大赵(第2页)
这个问题朱棣想了许久,心中也有了一点想法,但始终犹豫。
虽然他对朱高燧很是生气,但说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想让朱高燧去太过苦寒贫瘠的地方。
但他看了大明周边的地图,实在想不到哪个地方是贫瘠的。
尤其是还需要避开朱高煦那个方向,不能让朱高煦与朱高燧又走在一起。
这两兄弟走在一起,他自己是不怕的,相反,朱高煦与朱高燧要是真有那个本事,他反而还期待两人做那样的事,他也正好会会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
但这个想法不过是转瞬即逝,大明如今内外都有困难,他可没有心思和朱高煦、朱高燧过家家。
如今杜绝朱高煦与朱高燧再度走到一起,主要是担心后面的朱瞻基压不住这两个叔叔。
对朱高炽他都是放心的,朱高炽看着敦厚老实,但实际上却不是那样的人,朱棣心中很是清楚。
唯独就是朱瞻基,面对上这两个到时候手握大军的叔叔,朱瞻基会忍不住主动出兵,他怕因为这件事影响到大明内部,尤其是北边的蒙古诸部,恐怕也会兴风作浪。
只要将朱高煦与朱高燧分开,两人都无法对大明造成什么危险,因为外面,是真的无法和大明相比。
姚广孝不断沉思着,这个问题,他很是慎重。
想了一会,姚广孝缓缓开口。
“皇上,当初汉王殿下出去,是为了充当大明的西南屏障,皇上也让汉王殿下解决麓川问题。
那么赵王殿下同样可以从这点入手。
如今大明的威胁,就是北边的鞑靼与瓦剌,以及南方沿海的倭寇之患。
其中又以北边的瓦剌与鞑靼才是大明心腹之患,而要是让赵王去面对,恐怕力有未逮。
贫僧有两个地方可供皇上选择。”
“何处?”
迎着朱棣的目光,姚广孝轻声道:“哈密,吕宋。”
看着姚广孝缄口不言,朱棣开始沉思了起来。
这两个地方,他也是有考虑过的。
吕宋在南洋,距离倭国不远,朱高燧一旦过去,那么可以从海上将侵犯大明的倭寇拦下来。
尤其是可以让朱高燧如同他让朱高煦解决麓川一样,也可以让朱高燧解决倭国,彻底解决倭寇袭扰的问题。
而且吕宋也是大明的附属国,吕宋的总督许柴佬,都还是他让郑和带着诏书过去册封的,作为朱高燧的藩地,完全没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吕宋岛与朱高煦所在的大汉,距离也远,有着大海相隔。
在海上,大明水师的实力,就是当世最强,尤其是还有郑和的舰队在下西洋,随时可以监测海上,他也不担心朱高燧能够做什么。
而在西北方向的哈密卫,也是他才设立的,还是因为哈密酋长依附大明,才因此设立了卫所,与如今奴儿干都司,是有些相像的。
哈密的位置,比起吕宋就重要太多了,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朝廷如今对西北各项情报打探的来源地之一,可以说是西北地区的情报中心。
同样也是大明与西北之外各国往来的要地,可以说是必争之地。
但哈密同样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因为与瓦剌接壤,可以说时常被瓦剌入侵,为此在哈密卫那里,除了原酋长组成的大军,他还特意派了四千精锐明军前去抵御瓦剌。
原本在建文时期渐渐有些糜烂的肃州卫、罕东卫等,他都有所加强。
其实除哈密外,这些地方是与他原本同为九大塞王之一的肃王朱楧负责,但在建文时期,因为朱允炆干的那些事,朱楧退至兰州,那些地方都基本糜烂,几乎都是他重新打造出来的。
如今他在那里的建设基本完成,现在让朱高燧去,朱棣心中其实是不想的,因为那个位置,对大明而言非常的重要。
哈密在朱棣心中的战略位置正是因为无比的重要,后面他还想要将哈密卫提升为哈密都司,这样的情况下,他又怎么放心将朱高燧放过去乱搅合。
只是朱棣现在还不知道,等他的好大孙上位,不仅西南舍弃交趾,东北舍弃奴儿干都司,北弃开平,这西北的哈密,也被主动丢了。
也就是南方没什么可让朱瞻基丢的了,不然恐怕南方都还得接着丢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