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扩张之后的融合,教子(第2页)
占南与南河两省,此次不参与人口迁移,之前迁移过去的汉人已经足够了。
这件事你尽快落实下去,尽量从海上运送迁移,耗费的钱粮要少一些。
期间大汉不会再对外发起战事,我会让海军全面配合这次人口的相互迁移。
你也不要怕消耗钱粮,这是为了加快融合所必须付出的,只有这样相互打散,不仅可以维持地方的稳定,还能让那些地方尽快融入到大汉中来。
疼一时,好过一直疼,你明白吗?”
这个方案,朱高煦也是想了很久,回来的路上,他就一直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人口的相互迁移,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人聚团保暖闹事,以及汉字、文化的推行受到阻碍等等问题。
而从之前大汉三省迁移过去的汉人,对大汉都是绝对认可,对他以及大汉绝对忠诚的人。
这些人去往那些地方,会带动那些人逐渐认可大汉,逐渐彻底融入到大汉,再加上教育部进行的汉字与汉家文化的推行,以及这些地方本身就对汉家文化有一定的接受度,融合的进度会更快,同时又能保证主体。
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都有一部分平原之地,也就是土地肥沃,或者可以建设港口的好地方。
这些地方,正好可以迁移汉人过去,再留出一些分给当地的人,还能再收一波人心。
只要这些落实下去,大汉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控这些地方。
李定荣听着朱高煦所说,心头格外的震惊,他是真没有想过,还能这样做。
朱高煦说的,李定荣思考片刻,就无比的赞同。
在他看来,这个法子,确实可以加快融合,让这些地方彻底成为大汉的疆域。
“王爷,这个法子太妙了,不过是多付出一些钱粮罢了,臣坚定支持!”
朱高煦并没有意外,哪怕李定荣反对,他也是会实行的,除非李定荣有更好的反对理由。
如今同意,正好。
随即朱高煦接着道:“这件事就尽快落实吧,不过对那些地方的人,也不可过于宽仁,若是有不配合,闹事者,甚至反抗的人,通传下去,直接斩首示众。
若是聚集起来闹事,直接联系驻军,就地消灭!
并且告诉他们,在没有真正成为汉人之前,不能享受汉人的赋税待遇。
只有入籍者,由官府统计登入,才能算是汉人。
而要入籍,必须要对大汉做出贡献,这套模式,不能丢了,不然会让许多百姓寒心。
同时这也是检验那些地方的人,若是数年时间都无法入籍者,直接打为奴籍。”
“而需要做的贡献,与之前大汉也是差不多一样的,各省都需要修建城池、道路等,尤其是峡南与峡北两省,港口也需要扩大,同时在合适的地方也要开展产业。
这些都是让那些人做出贡献的机会,不要拘泥于某一项。
这事你要尽快去做好,我们已经有了经验,相信会比当初还要做得更好。”
朱高煦深知,这里面肯定有那些捣乱,不服王化,我行我素的人,对于这些人,他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杀了震慑他人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至于让这些人去充当劳力,他也一点想法都没有,有些时候,直接震慑才是更重要的手段。
而要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怎么办?
呵,屠了或者全部用来充当劳力,大不了迁移一部分汉人过去,那个地方慢点发展就是了。
要是有不愿意入籍的,他也不拦着,也不去求,因为享受不到汉人的待遇,尤其是赋税政策,以及其他诸如教育、医疗、出行等等。
当初想这些,他可是绞尽脑汁的。
李定荣也没有对朱高煦说的反对什么,毕竟还没有入籍之前,严格意义来说,这些人还不是大汉的百姓。
既然不是大汉的百姓,还需要为这些人考虑什么呢?
为这些人去和朱高煦争执,值得吗?有这个必要吗?
大汉必然是还会继续对外扩张的,如今正好先用这些地方来试验,若是可行,那以后都可以用这套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