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朱棣开始的限制!备战!
朱棣看着朱高炽一时没有说话,几次欲言又止,心头闪过一丝悲哀。
他难道就这么让自己的儿子这么害怕吗?害怕到都不敢跟他说话了吗?
如今朱高煦出去立国大汉,朱高燧出去立国大赵,身边就剩下朱高炽了,朱高炽为什么还这么害怕啊。
他前面对朱高炽确实怀疑多了些,因为如今只有朱高炽在这里了,没有人能够威胁朱高炽的地位了,他也担心
但他这样做有错吗?
满朝文臣,如今都是支持朱高炽的,他看着都怕。
也就是军权没有在朱高炽手中,朱高炽也知道不能沾军权,如今的关系才一直维持下去。
朱棣轻轻一声叹息。
“老大,你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在我面前,不用有什么顾忌。
老二和老三都不在了,他们也不可能回来了,就剩下你还陪在我身边,我这个老头子,又能对你做什么。
我们是父子,有什么话,我们敞开了说。
我们父子两人,要齐心协力,这样才能让大明富强。
若我们父子不齐心,谈何治理天下?”
朱高炽听着朱棣的话,面色上一阵潮红,隐隐有些激动,但在心中,却是格外的清明。
朱棣的性子,朱高炽自认自己非常了解,要是真的照朱棣说的这样做了,朱棣不会对他猜疑才是怪事。
只是如今朱高煦与朱高燧都出去了,朱棣没得选罢了,要选,也是让朱瞻基上来。
朱高炽也很清楚,只要不去碰军权,朱棣顶多就是说他吓他,不会对他做其他的。
尽管这样,朱高炽依旧没有因此就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依旧与往常一样。
因为就是只有他一个人在京城了,会让朱棣产生别样的心思。
朱高煦与朱高燧只是出去了,并不是真的人没了。
朱高炽不再去想,当即开口。
“爹,其实老二能够在外面打拼出一番事业,是一件好事。
老二的疆域越大,其实也相当于是大明的疆域越大,且外面的那些地方,蛮夷也稀少,老二想要治理,也并非易事。
稍有不慎,那些地方反而会反噬老二的大汉。
但如今大汉出现的火器,无论是火炮、火枪,还是比大明更好的战船,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郑和的舰队是大明最为精锐的水师,若是郑和的舰队尚且不敌,那么海战一旦爆发,大明恐难以是大汉之敌手。
我也并没有想与老二的大汉爆发什么冲突,老二的大汉越来越好确实值得高兴,但这些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明的实力要在大汉之上。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大明也要掌握火炮、火枪,以及战船。
尤其是火炮与火枪,若是大明也能拥有,那么对付北方的瓦剌与鞑靼,大明将会更加占据优势。
而另外一点,则是老二是否还会继续扩张。
如今老二才出去这么几年,就这样了,若是大汉一直扩张下去,积少成多,大明旁边,将会出现一个极强的大汉。
加上大汉又有火器方面的优势,爹您应该知道,到了那个时候,哪怕老二不想,但老二
朱高炽说的也是真的,朱高煦的大汉哪怕连灭几国,但依旧无法引起大明的重视,因为那些小国,大明也可以做到弹指可灭,没有什么值得震惊的。
哪怕是朱高煦能够得到那些疆域,以及人口,但那些小国人口少,又是蛮夷,且地方也不好,粮食都种不出来多少,有什么用?
尤其是他提到的,灭国之后的治理,也不是那么好治理的,还要面临那些小国残余势力的反叛,只会牵扯大汉的精力,以及钱粮支出。
朱高炽最担心的,就是朱高煦集结那些小国的资源,全部用在大汉之上,同时不断外扩,当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再也无法轻视了。
大明与大汉,只能一强一弱,且必须是大明强而大汉弱,不然迟早要生祸端。
更不要说如今朱高煦展现出来的那些火器,朱高炽想想都是一阵头疼。
他也同样想不通,大汉怎么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些火器了?
朱棣仔细的听着朱高炽的意见,心中也是赞同,但他对朱高煦更加的看重。
朱高炽对朱高煦连灭几国不惊讶,甚至不介意大汉如今的疆域,但他可是很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