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浪得虚名

第2368章(第2页)


 各种禁令简直已经到了反人类地步。


 当然了,禁令和军纪大多时候都是摆设,不可能有人能完全贯彻执行的,能守一半都算是一支军纪严明的部队了,这些军纪大多是用来拿捏你,处罚你,整治你时做由头的。


 而且这种禁令和军纪只对普通士兵和普通将领有威慑力有束缚力。


 阿济格是谁?


 亲王啊,还不是一般的亲王,是当朝摄政王的亲兄弟的那种亲王,有靠山有势力有实力有军功,奸淫个民女咋了,你告我去啊,你举报我去啊!


 耿仲明双手枕头看着帐顶,外边的风声和民女的惨叫声对他的心思一点都没影响,他现在盘算的就是如何立功!


 皇太极时期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候,投诚封王后有建汉军八旗,仗着火器部队无往不利战功无数一时风光无限。


 但皇太极死了之后多尔衮和那帮郡王夺权争权,他们仨就沦成了边角料,虽为王爷,但比之那些旗主,亲王,甚至那些二代三代勋贵屁都不是,人家也就表面称你一句王爷,内心是相当看不起的。


 而且这几年从松锦大战以来,清廷的那些旗主,亲王家族的二三代逐渐以军功上位,势头甚猛,他们这三个边角料也越来越边缘化,这让他有了危机感。


 再不立功便无立足之地了。


 仅靠投诚之功吃老本,皇太极念你的情,多尔衮呢,之后的呢?


 这点老本能吃几年?


 耿仲明现在已是不惑之年,儿子孙子都有了,总得赶紧还能抡其刀的时候给后代也铺条路。


 以汉人降将身份来说,铺路就一条路


 军功!


 所以换个角度来说,耿仲明很喜欢现在的局势。


 因为够乱!


 越乱打仗的机会就越多


 乱世好立功嘛,否则太平盛世去哪儿建功去


 所以这次北上勤王一方面是多尔衮点将一方面也是自荐,以他经验来推断清军和明军堆在松山和塔山堡对峙,但是打起来的机会不大,至少立刻打起来是不可能的,后院着火多尔衮不敢两线开战,所以与其在松山望穿秋水还不如先去后院取功。


 而且就算松山开战了,那边兵多将广能分到自个手底下的功有多少,还有一点就是松山大战就是赢了,也仅是为多尔衮出力。


 但北上勤王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