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第2页)

李二郎解释道,“朝廷颁发的新旨令,为了鼓励边远地方的学子能够认真读书,童生,秀才,举人,可以连考。”

李富贵倍感欣慰,“好,二倌儿像你,愿意读书,他能说出那番话,说明将来肯定也错不了。”

李宝月找到李郑氏,商量了一下让家里适龄的孩子去学堂的事情。

举荐道,“娘,咱家的六倌儿你看到了吧,是个爱读书的,他几乎一有时间就捧着书在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觉得不如送他去学堂试试,说不定能考个好成绩呢。”

也许是今儿个收的礼金多,也许是李郑氏想要不蒸馒头争口气,凭啥只有二房的人才能读书呢。

有了宝贝闺女的提议,李郑氏没有多少犹豫,爽快地答应了,“正好过几日镇子上的榆树学堂到了招生的时候,六倌儿这孩子我也看到了,是挺爱看书的,那就送他去吧,至于读书的银子我豁出来了,我就不信我李郑氏的子孙就没有一个读书的苗子。”

李宝月笑道,“我看六倌儿这孩子行,聪明,还认学,自律性强,关键是他有一股韧劲儿,遇到什么问题就非要弄个明白,只是咱们乡下也没有谁学问那么高,所以也没人能够及时解答六倌儿的问题,娘决定送他去学堂,是送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