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棒喝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塵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浑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