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 52 章 我知道梅贵妃之死的真相……

    不久前, 赵眠曾戏言他之所以看出魏枕风有造反之心,是因为两人同床时他听见了魏枕风说梦话,说出了“我要造反”四字。

    渊帝宠爱梅贵妃二十年,也有意栽培他们两人的孩子。若梅贵妃之死真的与他有关, 他应当不是蓄谋已久, 而是突然意外,不得已为之。

    渊帝梦魇呓语的那日, 梅贵妃恰好在侍寝。第二日, 梅贵妃就暴毙而亡。她会不会像戏言中一样,在渊帝枕边听到了什么她不该知晓的事情, 进而被渊帝杀人灭口?

    这类巧合听起来离谱, 但不能排除实际发生的可能性。

    若梅贵妃真正的死因当真只是渊帝的一场梦, 那未免太可笑了。她没有死在前朝的争斗中,也能在后宫的漩涡里安然无恙二十年, 最后只是因为和枕边人的一场**而玉碎珠沉。

    赵眠从未见魏枕风的表情冷成这样。

    他能理解, 如果他是魏枕风,他也无法接受。

    “这只是一种猜测,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赵眠安慰魏枕风, “我们暂时还没有证据, 也很难有证据。”

    一场梦魇,一句呓语能留下什么证据。当时在场的只有魏照修和梅贵妃两人,贵妃已死, 难道还指望魏照修告诉他们事情的真相。

    魏枕风却道:“会有证据的。”他的语气十分笃定,“我母妃很聪明,她如果真的听见了什么,她便能预知到自己可能会出事,她一定会给我留下信息。”

    赵眠不了解魏枕风的母妃, 但他相信魏枕风的判断:“可是三年前你已经将长夏宫翻了个底朝天,并详查了长夏宫的每一人——你什么都没查到。”

    “我查得还不够。”魏枕风低声道,“不是她没留下信息,而是有人故意将她留下的信息藏了起来。”

    除了渊帝,最有可能做到这件事的是长夏宫的宫女太监,其次就是宫里每一个能接近长夏宫的人。这些人多达成千上万人,他们除了逐一排查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要查的人太多,魏枕风不可能在这件事上亲力亲为,他只能等。

    几日查下来,他们并没有查到有用的线索。赵眠担心魏枕风会因为急切的心情失去该有的稳重。但据他观察,魏枕风除了话少一点,不怎么和旁人讲笑话了以外,一切算是正常。

    在北渊,每年过年前后,朝廷封印休假七日。恢复上朝的第一日,渊帝在文武百官前对魏枕风论功行赏。

    魏枕风功有二。其一,为北渊寻回了大部分的西夏遗宝;其二,成功剿灭了皇城司最主要的势力,没有了顾烧灯,霍康胜,陈斌等人,皇城司剩下之人不过是散兵游勇,面对负雪楼的追杀再无还手之力。

    至此,西夏复国彻底无望。

    这两件功劳随便拿出一件都是足够加官进爵的大功,可魏枕风已是亲王之尊,负雪楼之主,封地赏钱无数,可谓是赏无可赏。再赏下去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立储,要么赐死。

    偏偏渊帝两种选择均未选。任太子一党和亲王一党如何心焦如焚,他自岿然不动,只是在口头上对次子赞扬有加,例行赏赐了一堆金银珠宝,又追封梅贵妃为皇后,同时还不忘勉励长子一番,此事就这么揭过去了。

    刚被南靖搬空了的王府库房再次焕发生机,一箱箱的赏赐搬了进来,引来几位南靖客人的围观。

    “这红翡成色如此之好,当真是罕见。”白榆赞不绝口,“若能做成耳饰戴在我家公子身上,一定非常好看。”

    花聚好奇地问:“白姐姐,南靖男人各个都戴耳饰吗?”

    “多是贵族公子爱戴这些。”白榆道,“像我家公子是习惯了一身金装玉裹,所以才偶尔会戴耳饰。”

    “原来是这样。”花聚瞥了眼站在赵眠身后的沈不辞和周怀让,“我说周公子和沈护卫怎么都不戴呢。”

    魏枕风对这些赏赐没什么兴趣,坐在一旁心不在焉地擦着游龙枪。赵眠不贪财,但喜欢欣赏宝物。他代替魏枕风查检每个箱子里的东西,经过一个大箱子时,沈不辞忽然道:“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