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816章 变局变招,负隅顽抗!

 王双占据函谷关之后,那雄浑的关隘在他眼中仿佛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函谷关,这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时,夕阳如血,洒落在古老的城墙上,给这座关隘镀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王双身形魁梧,身披铁甲,手持长枪,立于关前,宛如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 

 他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定。 

 那浓密的眉毛下,一双眸子闪烁着智慧与决心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一切敌情。 

 他的胡须略显凌乱,却更增添了几分英勇之气。 

 占据函谷关后,王双没有丝毫懈怠,他当即吩咐手下兵卒,前去接应后续的部队。 

 他深知,仅凭目前手中的兵力,虽然能暂时守住关隘,但长久之计还需更多的援军。 

 因此,他派出了最精干的探马,沿着崎岖的山路,快马加鞭,前去联络后续的援军。 

 “务必告知陛下,函谷关已在我军手中,速来增援!”王双沉声对探马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探马领命而去,马蹄声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山林中。 

 随后,王双开始布置函谷关的城防。 

 他亲自巡视每一道城墙,每一个箭楼,确保每一处都固若金汤。 

 他指挥兵卒在关隘的险要之处设置滚木礌石,以备敌人攻城之用。 

 同时,他还命令兵卒在关内挖掘深壕,设置鹿角等防御工事,使得敌人难以轻易突破。 

 在布置城防的过程中,王双的眼神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他时而俯身查看地形,时而抬头远眺敌情,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 

 他的手下兵卒们也被他的这种镇定自若所感染,纷纷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 

 函谷关关中之地,此时堆积了许多汉军的物资。 

 粮草、火药、各种辎重应有尽有,宛如一座巨大的军需库。 

 这些物资都是汉军历经千辛万苦才筹集而来的,如今却成了王双守关的坚实后盾。 

 看着这些堆积如山的物资,王双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豪情。 

 “有了这些汉军的武器装备,我王双有信心能够守住函谷关半个月!”他心中暗想,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知道,这半个月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期。 

 只要能够坚守到后续援军前来,那么函谷关便将永远掌握在己方手中。 

 然而,如何守住这半个月,却并非易事。 

 王双深知,敌人定会拼死反扑,试图夺回这险要的关隘。 

 因此,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应对一切可能的敌情。 

 夜幕降临,函谷关内灯火通明。 

 王双站在关楼上,俯瞰着关内的景象。只见兵卒们正在紧张地巡逻,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矫健。 

 王双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为自己的手下感到骄傲和自豪。 

 “传令下去,加强夜间巡逻,不得有丝毫懈怠!”王双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令兵领命而去,很快,关内的巡逻力度便得到了加强。 

 与此同时,王双也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利用手中的兵力。 

 兵力有限,必须合理分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于是,他决定将兵力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负责守城,一部分负责巡逻,还有一部分则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在王双的精心布置下,函谷关的城防变得越发坚固。 

 然而,他的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 

 战争是残酷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 

 因此,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将军,敌军有动静了!” 

 一天深夜,一名探子急匆匆地跑来报告。 

 他的脸上满是汗水,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焦急。 

 王双闻言,猛地站起身来,双眼如炬地盯着探子:“说!敌军有何动静?” 

 探子喘了口气,连忙说道:“敌军正在集结兵力,似乎准备对函谷关发动进攻!” 

 王双闻言,心中一凛。但他很快便镇定了下来,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全体兵卒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迎敌!” 

 随着王双的命令传下,函谷关内顿时陷入了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 

 兵卒们纷纷拿起武器,奔向各自的岗位。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勇敢,仿佛已经做好了为守关而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