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八百五十一章 洛阳之战:王者落幕!

被汉军攻下的洛阳,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噩梦,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经过一天一夜的整肃,这座古老的都城逐渐从战火的喧嚣中平静下来。

 城中的乱兵,有的见大势已去,纷纷卸下甲胄,举手投降;有的则负嵎顽抗,最终倒在血泊之中,再也无法掀起任何风浪。

 街道两旁,残垣断壁间,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血腥味和尘土的沉重气息。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这座历经沧桑的城池上,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温暖。

 然而,对于洛阳的百姓来说,这份温暖却夹杂着复杂的情感。

 他们有的欢呼雀跃,庆祝自己终于摆脱了魏国的统治,回到了大汉的怀抱;有的则面露忧色,担心战争带来的创伤难以抚平,未来的生活充满未知。

 在所有都平定之后,刘禅乘坐着巨大的龙辇,缓缓从南门驶入洛阳。

 那龙辇金碧辉煌,雕龙画凤,彰显着大汉天子的威严与尊贵。

 辇车由四匹骏马拉着,马蹄声铿锵有力,仿佛在为刘禅的归来奏响胜利的凯歌。

 南门口,早已跪伏着一干魏国降将降臣。

 他们衣衫不整,面色憔悴,眼中满是惶恐与不安。

 昔日的威风凛凛,如今已荡然无存。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从此将掌握在刘禅的手中,生死荣辱,皆由他一念之间。

 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跪伏着洛阳的百姓。

 他们有的衣衫褴褛,有的老泪纵横,有的则是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低着头,双手伏地,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大汉天子的敬畏与臣服。

 在他们的心中,大汉是他们的祖国,是他们的根,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如今,魏国亡了,天下又回到了大汉的手上,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刘禅端坐在龙辇之上,目光深邃而坚定。

 他身穿龙袍,头戴皇冠,威严之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

 他的脸庞略显消瘦,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深知,这一刻对于大汉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当龙辇缓缓驶过南门,驶入洛阳城内时,刘禅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

 他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沉重。

 欣慰的是,自己终于率领汉军收复了洛阳,让大汉的旗帜再次飘扬在这片土地上;沉重的是,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亡让他痛心疾首。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汉重新崛起,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进入洛阳之后,刘禅没有片刻停留,直接驶向皇城。

 皇城巍峨壮观,气势磅礴,是大汉天子的居所。

 刘禅的龙辇在皇城前停下,他缓缓走下辇车,踏着红毯步入皇城之内。

 太极殿是皇城内最为宏伟的建筑之一,它高耸入云,金碧辉煌。

 刘禅步入太极殿时,群臣已经恭候多时。他们有的身着朝服,有的身披铠甲,个个神情肃穆,恭敬有加。

 刘禅走上龙椅,端坐下来,目光扫过群臣,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

 “诸位爱卿.”刘禅开口说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朕率领汉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收复了洛阳。这是大汉的荣耀,也是诸位的功劳。然而,朕深知,魏国虽亡,但余孽未清。曹叡那个孽障逃出洛阳,至今下落不明。他一日不死,朕就一日难以安心。”

 说到曹叡,刘禅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曹叡是魏国的亡国之君,他在洛阳失守之际仓皇逃窜,如今下落不明。

 刘禅深知,曹叡一日不死,就有可能成为魏地乱军借以起事的借口。

 到时候,魏地动乱不断,大汉的江山将难以稳固。

 群臣闻言,皆面露忧色。

 他们深知曹叡的威胁,也深知刘禅的担忧。

 然而,此时此刻,他们却无能为力。

 只能寄希望于刘禅能够早日找到曹叡的下落,将其斩草除根。

 刘禅沉默片刻,继续说道:“朕知道,诸位爱卿都为大汉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如今的天下并不太平。朕希望诸位能够继续齐心协力,共谋大业。只有我们团结一心,才能让大汉重新崛起,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