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723章 君子豹变,两虎争食!

 幽州。 

 蓟县城内,一座巍峨的府邸矗立于风雪之中,这里是杨祚的治所,也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中心。 

 府外,大雪纷飞,如同鹅毛般洋洋洒洒,将整个世界装扮得银装素裹,却也掩盖不住那股即将到来的战火硝烟味。 

 杨祚身着一件厚重的貂裘,那柔软的皮毛紧贴着他的脖颈,为他抵御着刺骨的寒冷。 

 他坐在书房的案几旁,手中握着一杯刚沏好的热茶,茶香袅袅,与室外的寒气形成鲜明对比。 

 他轻轻地吹了口气,茶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即,一口热茶入喉,一股暖流瞬间遍布全身,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他随意一吐,便是团团白气,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 

 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他那张沉稳而坚毅的脸上。 

 岁月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几道浅浅的皱纹,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透露出不屈不挠的光芒。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策。 

 此刻,他的心中并不平静。 

 虽然公孙渊在代郡,名义上仍是幽州的主人,带走了大批臣僚和军士,使得蓟县在地位上仅成为了一个副中心,但杨祚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不轻松。 

 前线的情报如同雪片一般飞来,每一份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关乎着幽州的安危。 

 “报——!”一声急促的报告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一名身披雪衣的斥候匆匆闯入,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他单膝跪地,双手将密信呈上,脸上满是疲惫和紧张。 

 杨祚接过密信,拆开一看,眉头顿时紧锁。 

 信中写道:汉军在辽东郡登陆,借助鲜卑人的力量,迅速在辽东站稳脚跟,不仅聚拢了数万鲜卑勇士,还招募了数万汉军,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他沉吟片刻,将密信放在案几上,目光穿过窗外的风雪,仿佛能看到那遥远的辽东战场。 

 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而幽州,正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曹真呢?涿郡那边有什么动静?”杨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大人,曹真已率领精锐魏军,陈兵涿郡,备战之势已成。”斥候回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杨祚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盘算。 

 曹真其统帅的魏军战斗力强悍,绝非等闲之辈。 

 而公孙渊,虽然坐拥幽州,但迟迟未能吃掉阎柔所部大军,导致幽州在汉魏两国的夹击下处于劣势。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忧虑。 

 难啊!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公孙渊的考验,更是对幽州所有臣民的考验。 

 一旦战败,幽州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禀报道:“大人,主公派来使者,请求增援!” 

 杨祚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 

 公孙渊这是想让他出兵,速下代郡。 

 但杨祚心中却有自己的打算。 

 他沉吟片刻,对侍卫说道:“请使者进来。” 

 不一会儿,一名身披铠甲的使者走进书房,他面色凝重,显然是一路风尘仆仆赶来。 

 他见到杨祚,立刻行礼道:“将军主公请求您即刻出兵。” 

 杨祚微微一笑,示意使者坐下。 

 他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缓缓说道:“主公可知,我蓟县兵力有限,且需防守要地,难以抽调大量兵马。不过,我杨祚既然身为幽州一员,自当尽力而为。你且回去告诉主公,我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往助战,但具体何时出兵,还需看时机而定。” 

 使者闻言,心中虽有些不满,但也不敢多言。 

 他起身行礼,告辞而去。 

 杨祚望着使者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 

 代郡居然要增兵? 

 看来局势不容乐观啊! 

 杨祚坐在案几旁,继续处理着来自各方的情报。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仿佛能穿透风雪,看到未来的战场。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将整个蓟县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 

 杨祚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口气,然后一口饮尽。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心中默默地祈祷:希望他的富贵,不会就此终结罢。 

 就在这个时刻,门外寒风裹挟着雪花,悄无声息地侵入大堂的每一寸角落。 

 一位身穿厚实棉衣的胥吏,脚踏厚重的皮靴,缓缓步入这温暖而略显沉闷的空间。 

 他的面容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模糊不清,只一双锐利的眼睛透过帽檐的缝隙,挑眉审视着大堂中的其他人,仿佛能洞察每一个人的心思。 

 随后,他迈开步子,径直走向坐在主位上的杨祚,恭敬地行了一礼,声音低沉而有力:“将军,属下有秘事禀报。” 

 杨祚闻言,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顿,茶汤在杯中轻轻摇曳,映出他那张沉稳不惊的脸庞。 

 他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如水,却暗藏锋铓,轻声道:“随我来内室。” 

 说罢,他起身,衣摆轻拂,不带一丝犹豫,引领着胥吏向内室走去。 

 内室之中,烛光更为明亮,却也更加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