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740章 龙兴之地,天子之威!

 夏日炎炎,阳光如火般炽热,将大地烤得滚烫。 

 代郡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偶尔有几丝微风拂过,却也带着一股燥热的气息。 

 在这等酷热的天气里,代郡的士族豪强与乡老们却被召集到了郡守府前。 

 刘禅,这位大汉的天子,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玉冠,端坐在高堂之上。 

 他的面容虽略显稚嫩,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中既有审视也有期待,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 

 “诸位。”刘禅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代郡乃我大汉新得之地,百废待兴。孤今日亲至,便是要与诸位共商大计,以安民心,稳局势。” 

 话音刚落,下方便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这些士族豪强,个个衣著考究,面带傲气,他们虽表面上臣服,心中却多有不甘。 

 刘禅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早已准备了一套策略。 

 “孤决定。”刘禅继续说道,声音提高了几分。 

 “在代郡设立讲武堂,以培养军事人才,保卫疆土。同时,孤将任命一批讲武堂的官员,担任代郡各级官职,以确保政令畅通,百姓安宁。” 

 此言一出,场下顿时一片议论纷纷。 

 这各级管理都用讲武堂的人,那岂非代郡的权力都被瓜分了? 

 士族豪强们面面相觑,心中虽有不满,但碍于天子的威严,无人敢公然反对。 

 毕竟 

 方才,皇帝才给他们封爵,并且将各家子弟送入讲武堂中。 

 拿了人家的好处,便不好意思反对了。 

 刘禅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仅凭一纸诏书,难以服众,但如今他亲临代郡,又以官职爵位作为交换,抵触的情绪自然大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禅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级官员的任命仪式上,每一次的亮相都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仪式,彰显着王者的尊贵与威严。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郡守府的庭院中,为这庄严的一幕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息。 

 刘禅身穿龙袍,衣袂飘飘。 

 他的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当他站在高台之上,亲手将沉甸甸的官印交到每一位官员手中时,那双手不仅仅是传递着权力与责任,更是在传递一种信任与期望。 

 “卿等皆为我大汉之栋梁,肩负着保境安民的重任。”刘禅的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望卿等能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以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 

 他的话语中既有对官员们的殷切期望,也暗含着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 

 刘禅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官员们的清正廉洁与勤政爱民。 

 因此,在每一次任命之后,他都会单独与每位新官进行一番深入的交谈。 

 在这些私下的交流中,刘禅展现出了与朝堂上截然不同的一面。 

 他变得更加平易近人,甚至偶尔会露出几分温文尔雅的微笑,让人感到亲切而温暖。 

 他会耐心地倾听官员们的想法和困惑,并给予他们宝贵的建议和鼓励。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卿等当以民为本,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刘禅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情与厚意。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戴与尊敬。” 

 每当这时,官员们都会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被刘禅的真诚与睿智所打动。 

 他们纷纷表示将不辱使命,竭尽全力为大汉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刘家自带收心的本领,那可不能丢了。 

 在刘禅的亲自参与和推动下,代郡的各级官府很快便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官员们各司其职,勤勉工作,使得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同时,他们也积极响应刘禅的号召,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 

 在代郡的十日里,刘禅不仅忙于政务,还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他穿着普通百姓的衣裳,走在乡间小道上,与农夫交谈,询问收成;在集市上,他与商贩讨价还价,体验民间生活。 

 这些举动,让他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仁君的形象。 

 当然 

 所谓的微服私访,也是保证了安全的情况才去的。 

 十日之后,北巡大军整装待发,朝着代郡的腹地——上谷郡进发。 

 在上谷郡,刘禅同样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一方面任命当地有威望的士族为官,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以防不测。 

 在上谷郡的十日里,刘禅还亲自督办了几起案件,严惩了那些欺压百姓的恶霸,使得上谷郡的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后经过间军司的宣传,大汉圣君的形象,深入百姓心中。 

 最后,大军朝着广阳郡进发。 

 广阳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连接着大汉与北方诸郡的通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在广阳郡的蓟县之中,却有一个让刘禅头疼的人物——公孙渊。 

 公孙渊,原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儿子,他继承父业后,野心勃勃,企图割据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