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890章 双管齐下,绝不姑息!(第3页)

使者镇定自若,面带微笑,说道:“各位切莫惊慌,我乃大汉天子派来的使者,特来与你们商议要事。”

蛮夷首领从帐篷中走出,他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眼神中透着一股野性与狐疑。

“哼,大汉使者?你们大汉平日里欺压我们,如今又来作甚?”

使者笑着说道:“首领此言差矣。此次我大汉天子知晓你们是被奸人挑拨,才起兵作乱。天子仁慈,不愿与你们大动干戈。只要你们停止与国内叛党的勾结,大汉不仅既往不咎,还会给你们诸多赏赐。”

说罢,使者示意随从将带来的赏赐一一展示出来,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蛮夷们看到这些赏赐,眼中不禁露出一丝贪婪之色。

首领心中也有些动摇,但仍故作强硬地说道:“哼,你们大汉的话,叫我如何能信?”

使者见状,心中暗喜,知道有了转机,继续说道:“首领若不信,我可留下一人作为人质。况且,与大汉为敌,对你们又有何好处?一旦大汉大军压境,你们恐怕难以抵挡。而与大汉交好,你们不仅能得到这些赏赐,日后还能与大汉通商,获取更多的利益。”

首领沉思良久,权衡利弊后,终于说道:“好,我暂且信你一回。但你们大汉若敢食言,我定不会放过你们!”

使者心中大喜,说道:“首领放心,天子一言九鼎,绝不会失信于你们。”

在使者与蛮夷周旋之时,赵云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北方边境。

边境之地,寒风凛冽,黄沙漫天。赵云望着远处匈奴与鲜卑的营地,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

“报——将军,敌军在前方扎营,人数众多,似乎有进攻的迹象。”探子来报。

赵云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来得好!传我将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不得慌乱。待敌军靠近,听我指挥,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将士们齐声高呼:“谨遵将军令!”声音响彻云霄,士气高昂。

另一边,诸葛亮派出的军司之人,也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调查着国内的世家豪强。

他们四处搜集线索,与各地的眼线接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军司之人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

在荆州的一个世家大族中,发现了他们与外族勾结的证据。

原来,这个世家不满度田之策,认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便暗中与蛮夷勾结,企图借助蛮夷的力量,推翻刘禅的统治,恢复他们往日的特权。

军司之人迅速将这个消息上报给诸葛亮。

诸葛亮得知后,立刻进宫向刘禅禀报。

刘禅听后,龙颜大怒:“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丞相,即刻派兵将这个世家包围,一个都不许放过!”

诸葛亮领命后,迅速调遣兵马,将那个世家团团围住。

世家之人见势不妙,企图反抗,但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便被镇压。

与此同时,赵云这边,匈奴与鲜卑见汉军严阵以待,不敢贸然进攻。

双方在边境对峙数日,匈奴与鲜卑的首领商议后,觉得此次进犯难以讨到便宜,便下令撤军。

赵云见敌军撤退,并未追击。他深知,此次危机虽暂时解除,但大汉面临的隐患仍未完全消除。

而使者那边,成功说服蛮夷停止作乱后,带着蛮夷首领的求和书信返回京城。

刘禅看到书信后,心中大喜。此次危机,在刘禅的果断决策与众人的努力下,终于得以暂时平定。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平定是暂时的。

只要大汉还想着度田,那么,作乱者必会屡禁不止。

光武皇帝曾经想要度田,最后也放弃了。

而天下人,便是要逼着刘禅,也似光武帝一般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