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八百四十八章 洛阳之战:亡国在即!




                邙山之上,汉军大营联绵数里,旌旗飘扬,遮天蔽日。



    时值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营寨之上,给这片雄壮的营地镀上了一层金辉。



    中军大帐巍然屹立于营寨中央,帐外甲士林立,手持长枪,腰悬利刃,目光如炬,神色肃然。



    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多文臣武将的身影。



    他们或站或坐,侍立场间,神色各异。



    有的眉头紧锁,似在沉思破敌之策;有的目光炯炯,透出一股不屈的战意;还有的则面色凝重,显是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心存忧虑。



    大汉天子刘禅,身着轻甲,甲胄之上雕刻着繁复的龙纹,闪烁着寒光。



    他手握高帝斩白蛇剑,剑身泛着淡淡的寒芒,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纷扰。



    刘禅端坐在龙椅之上,龙椅金碧辉煌,雕龙刻凤,彰显着天子的无上威严。



    他面容稍显稚嫩,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坚定与决绝,那是身为大汉天子的担当与勇气。



    此时,诸葛亮缓步上前,他身披鹤氅,手持羽扇,仙风道骨,宛如天人。



    羽扇轻轻摇动,带起一阵微风,吹拂着刘禅的面庞。



    诸葛亮神色凝重,沉声说道:“陛下,那曹叡执迷不悟,拒不归降。看来洛阳是不可能轻易投降的,唯有一战而灭魏,方能统一中原。”



    刘禅闻言,点了点头,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深知,这一战关乎大汉的存亡,关乎天下苍生的安危。



    他沉声问道:“粮草还够多久?”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费祎闻言,赶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粮草尚够月余之用。关中、蜀地不断转运粮草前来,应是够攻下洛阳的。臣已命人加紧催促,确保粮草供应不断。”



    刘禅听了费祎的话,心中稍安。



    他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向场间的众将。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钟会和崔林二人身上。



    这二人皆是智勇双全之辈,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刘禅沉声问道:“洛阳城中,可有愿意拨乱反正,归降我大汉的?”声音中透着一股期待与迫切。



    少年钟会闻言,赶忙上前一步。



    他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他深知,这一刻是他展现自己才华的绝佳机会。



    他躬身施礼道:“陛下,如今洛阳人人自危,曹叡暴政苛民,早已失去民心。愿意为大汉做事的人不知凡几,只待陛下攻城之时,他们便会在关键时刻起事,里应外合,共诛奸贼。”



    钟会说话间,神色坚定,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深知,这一战关乎大汉的兴衰,也关乎他自己的前程。



    他愿意倾尽全力,为大汉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禅听了钟会的话,心中大喜。



    他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



    钟会所言非虚,洛阳城中确实有不少人对曹叡的暴政心怀不满,只待时机成熟,便会揭竿而起。



    这时,崔林也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钟会所言极是。臣在洛阳也有不少旧友,他们皆对曹叡的暴政深恶痛绝。只待陛下大军压境,他们定会纷纷响应,共助大汉统一中原。”



    刘禅听了崔林的话,心中更加坚定。



    这一战虽然艰难,但并非没有胜算。



    或者说,是胜算很大。



    他看向场间的众将,沉声说道:“诸位爱卿,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这一战,是避免不了的了。我大汉立国数百年,历经风雨飘摇,却始终屹立不倒。今日,朕愿与诸君并肩作战,彻底拿下洛阳,灭掉魏国!”



    刘禅说话间,神色坚定,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场间的众将听了刘禅的话,心中皆涌起一股热血。



    这一刻是他们展现自己忠诚与勇气的绝佳机会。



    封侯拜相,此番攻打洛阳,便是最后一个捞取大功的机会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他们纷纷躬身施礼道:“愿听陛下差遣,誓死效忠大汉!”



    诸葛亮看着场间的众将,心中涌起一股欣慰。



    这一战虽然艰难,但有大汉天子的坚定决心和众将的齐心协力,他们一定能够战胜魏军,统一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