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八百五十一章 洛阳之战:王者落幕!(第3页)

 

老臣说罢,堂上百官纷纷附和,皆称刘禅此举为英明之举。

 

此时,诸葛亮再次开口,他轻摇羽扇,缓缓说道:“陛下,此计虽妙,但还需谨防曹叡狗急跳墙,做出什么过激之举。臣建议,加强边防守卫,防止曹叡趁机逃窜或反击。同时,亦可派遣密探,潜入洛阳各县,打探曹叡下落,为捉拿其做好准备。”

 

诸葛亮说罢,目光如炬,直视着刘禅。

 

刘禅闻言,点了点头。

 

“丞相所言极是。”刘禅开口说道。“朕即刻下旨,加强边防守卫,防止曹叡趁机逃窜。同时,派遣密探潜入洛阳各县,打探曹叡下落。朕要亲自督战,直到捉拿曹叡为止。”

 

刘禅说罢,目光坚定,神色毅然。

 

堂上百官闻言,皆面露敬佩之色,陛下不仅有着仁德之心,更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决心。

 

此时,太极殿内气氛热烈,群臣纷纷出谋划策,为捉拿曹叡献计献策。

 

刘禅端坐在龙椅之上,听着群臣的议论,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

 

他深知,自己作为大汉的皇帝,肩负着振兴大汉江山的重任。

 

而捉拿曹叡,只是其中的一步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殿内的议论逐渐平息下来。

 

刘禅站起身来,环视群臣一周,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捉拿曹叡之事,关乎我大汉江山社稷。朕希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共谋大业。只有我们团结一心,才能扫平天下,让大汉的旗帜再次飘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刘禅说罢,目光如炬,直视着群臣。

 

群臣闻言,纷纷点头称是,他们深知刘禅的志向和抱负,也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愿意为大汉的江山社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边的刘禅在挥斥方遒,而远处的曹叡,可就惨了。

 

此刻的曹叡,如同丧家之犬,逃出洛阳城后,一路颠沛流离,四处窜逃。

 

他原本身着华服,头戴珠冠,如今却衣衫褴褛,发髻散乱,满脸尘土,狼狈不堪。

 

昔日的魏帝威严,如今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惶恐与绝望。

 

汉军的追捕日益紧迫,如同天罗地网,让他无处可逃。

 

洛阳的各个关口都派重兵把手,铁壁合围,让他逃脱不得。

 

每当他试图冲破关卡,都会遭遇汉军的顽强抵抗和猛烈追击。

 

箭矢如雨,刀光剑影,每一次交锋都让他心惊胆战,生死一线。

 

原本跟在曹叡身边的数千人,如今已各自逃散,只剩下数十个忠心耿耿的侍卫,还紧紧跟随在他左右。

 

他们个个身带伤痕,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的力量也太过微薄,无法抵挡汉军的汹涌攻势。

 

曹叡心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

 

若是再不逃出去,恐怕真的要成了汉军的俘虏。

 

他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尽的悲哀和悔恨。

 

他悔恨自己当初的轻敌和狂妄,悔恨自己没有及早做好准备,导致如今陷入绝境。

 

夜色渐深,寒风凛冽。

 

曹叡和侍卫们躲在一片荒凉的树林中,瑟瑟发抖。

 

他们不敢生火取暖,生怕暴露行踪。

 

饥饿和寒冷让他们几乎无法忍受,但更让他们难以承受的是心中的恐惧和绝望。

 

曹叡望着远方漆黑的夜空,心中涌起一股无尽的苍茫和无奈。

 

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他只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必须逃出去,否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汉军的追捕如同鬼魅一般阴魂不散,让他无处藏身。

 

他只能带着侍卫们继续逃窜,继续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寻找一线生机。

 

他们的身影在树林中若隐若现,如同孤魂野鬼一般飘零无依。

 

而曹叡的心中,也只剩下无尽的悲哀和绝望。